翠竹環繞,山水相映是今日浙江省湖州市安吉縣天荒坪鎮余村舒展的生態畫卷,但曾經這里煙塵漫天,溪水污濁不堪。當斧鑿聲化作鳥鳴,當礦坑覆滿翠色,這片土地終以最豐饒的姿態,回報那些執著守望的人。
65歲的汪苗青擔任余村護林員已經快15年了,巡查4000多畝毛竹林是他每天的“打卡任務”。20世紀80年代,余村依靠豐富的石灰巖資源,大力發展“石頭經濟”,3座礦山年開采量達24萬噸,一度成為安吉“首富村”。伴隨著財富,礦石開采也造成山體滿目瘡痍,常年煙塵漫天,溪水污濁不堪,余村不但付出了沉重的生態環境成本,而且安全事故也時有發生。
汪苗青就曾經遭遇爆破事故,在醫院躺了40多天,當時的他對于以后要不要繼續做這份危險的工作十分迷茫,不做的話又能做什么呢?
2003年,浙江啟動“千村示范 萬村整治”工程,余村相繼關停了礦山,復墾復綠、治理水庫、改造村容村貌,推動了農村環境建設大行動。村里環境慢慢變好了,村民卻沒有了收入來源。
在余村發展的十字路口,2005年8月15日,“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科學論斷在此提出。近20年來,在這一理念指引下,余村加強環境治理和基礎設施建設,通過清危復綠、涵養水土、復墾改良等方式推進生態修復,重塑山水人文,發展低碳高效的“美麗經濟”,促進可持續發展。
2011年,余村啟動竹林修復工程,汪苗青憑借對竹林的熟悉成為首批護林員,重新回到這里。除草劈山、防火防盜筍,在汪苗青的盡心管護下,這片毛竹林越發翠綠,產量也從25萬斤提升到了40萬斤。如今,竹海搖曳生姿,礦山遺址變身生態公園,日子越來越紅火,汪苗青心里也跟著亮堂了起來。
上一篇:安徽天長蘆葦葉熱銷迎端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