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我國重要的木本糧油樹種,遼寧省多年來持續加大對核桃的科研力度,提出“整株無性系化”理念并攻克壓條繁育技術,培育出出仁率50%左右的核桃楸與核桃種間雜種優良無性系,極大地提高了北方核桃的抗寒能力。目前由遼寧省經濟林研究所培育的遼寧系列和禮品系列共計11個核桃良種,在遼寧、河北、山西等我國北方核桃產區推廣應用達2000余萬畝。
目前,遼寧已建成國內抗寒資源最豐富的核桃種質資源圃,建立了實用高效的核桃品種適應性評價指標體系。收集保存核桃科資源1141份,其中抗寒資源962份;開展全基因組學研究,創建了遼寧省核心核桃種質125份指紋圖譜并建立了分子身份證。
在核桃高效育種技術體系創建方面,遼寧省選育出一批新品種和良種。通過技術創新,實現了縮短育種周期3—5年的目標。在開展核桃種內雜交的同時,開創性地開展了胡桃屬內種間遠緣雜交,培育出一批優質豐產、抗寒、鮮食的專用型品種,填補了國際核桃楸與核桃雜交新品種的空白。
遼寧省還創新核桃壓條繁育技術,破解了核桃自根苗不易生根的難題,構建核桃無性系繁殖技術體系。采用生根激素緩釋法成功誘導壓條子株生根,平均生根率達88.9%,發根數40.3條,分別為國際同類研究的2倍和5倍,并對核桃世界性重大病害“細菌性黑斑病”實現有效防控。通過集成優質豐產栽培、高接改優、黑斑病防治等技術,遼寧已經構建起核桃高效栽培技術體系,并實現標準化應用。
上一篇:沒有了
下一篇:解碼黃沙變金山的生存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