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安徽省定遠縣結合林業發展趨勢,持續推深做實林長制,不斷深化森林可持續經營,探索出多種形式的林業經營模式,帶動林農增收,實現生態美、百姓富。
“專業合作社+村集體+農戶”經營模式。在定遠境內注冊的林業專業企業100多家,其中就有70多家專業合作社采用此種模式。合作社與農戶簽訂臨時雇傭與入股分紅的模式,與村集體或農戶簽訂共同經營的合作協議。如今,在定遠縣境內已流轉完善集體林地5000多畝,發放農民工工資500多萬元,平均每人每年勞務收入2萬多元;農戶占有4至5成的股份,種植存圃苗木100萬余株,總價值達8000萬元。
“林業+中草藥+文旅”經營模式。合作經營的林地主要種植的林木以梅花、櫻花、紫荊花、薄殼山核桃等苗木產業和特色經濟林產業為主,主要位于12個沿山林業重點鄉鎮,充分利用林地空間和林地資源,林下套種白芷、丹參、板藍根等中藥材,實現多品類、立體化種植,促進林業產業發展。在梅花、櫻花盛開期,核桃成熟期,適時開展森林旅游、園林觀光、賞花游玩、農家生活體驗等活動,拉動地方文化與旅游業的融合,推動“文旅”的發展。
“特色套種+農戶入股+村集體管理”聯合經營模式。能仁鄉涼亭村開發林茶間作,促進集體增收,林木種植以薄殼山核桃、山楂、水蜜桃為主,林下套種白茶、黃金茶,創建“能仁鄉不老山白茶”品牌;連江、蔣集、吳圩、二龍等平原鄉鎮進行林糧間作、中藥材套種,充分利用林地空間,有效地發展林下經濟,盤活了集體林地資源,推動了林產業高質量發展。
上一篇:禮縣林業和草原局掛牌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