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落實滁州市“兩重”行動推進大會精神,扎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比蝿?,聚力打造林長制改革示范區先行區,全力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和全國綠化模范城市,近日,滁州市林業局組織開展了“林長制改革示范區、創森創模工作”觀摩交流活動?;顒油ㄟ^實地觀摩交流,進一步找差距、明目標、鼓干勁、促提升,謀劃和推進一批林業重點工程項目,切實提高林業對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貢獻率。
觀成果,鼓足發展干勁。觀摩中,大家第一站觀摩滁州綠色一號工程---明湖項目,感受到滁州綠色發展的大智慧和大手筆。隨后,看到來安、全椒、天長、明光、定遠等地積極發揮政策引導作用,通過市場化運作,招大引強,吸引有實力公司入駐,高標準建設薄殼山核桃示范基地,打造林業特色小鎮。其中來安縣引進萬利集團,高標準打造半塔鎮萬利生態園面積7000畝。全椒縣引進長林公司投資2500萬元,完成薄殼山核桃小苗定植100萬株,培育大容器苗10萬株,帶動貧困戶就業200余人。天長市引進習泰公司,發展美國薄殼山核桃1500畝;加快基層林業站與國土所整合,發揮“1+1>2”作用;大力實施楊絮治理工程,成效明顯。定遠縣高標準打造森林長廊示范段,財政補貼力度大,縣財政承擔10年土地流轉費用;引進江蘇水木農景公司,薄殼山核桃育苗示范園面積315畝。據統計,全市今年春季共完成造林14.02萬畝,占全省造林總量的20.1%,累計引進造林企業大戶387家,新增薄殼山核桃6.6萬畝,建成高標準特色示范基地35個。
明思路,增強發展后勁。觀摩組現場查看造林綠化、濕地保護、生態修復、林業產業、生態扶貧和森林康養旅游等方面工作成效,詳細了解各地在林長制改革示范區和創森創模工作中的具體措施和創新做法。南譙區依托35萬畝麻櫟林資源優勢,全域謀劃、核心規劃、多業并舉,打造集生產、加工、出口、循環利用為一體的國家級麻櫟產業示范區。同時打造“最美民宿”井楠村,森林康養旅游勢頭強勁。全椒縣瞄準薄殼山核桃產業,在擴大規模、延伸產業鏈條、創新三產融合上下功夫,全力打造“中國碧根果之都”。明光市實施“十百千萬”串珠成鏈行動,結合滁州江淮分水嶺國家風景道建設,有效串聯老嘉山國家森林公園、女山湖省級濕地公園和“森林城鎮、森林村莊、森林長廊、林業示范區”等,聚力發展森林康養旅游。鳳陽縣加快推進明中都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綠化和鳳凰山礦山覆綠,為市民提供休閑好去處;同時積極發展特色林果產業,帶動群眾增收致富?,樼饏^積極發展近郊森林旅游,推進城市生態修復治理,打造李灣河、如意湖城市濕地公園,為市民提供休閑游憩好去處。
謀項目,拼出一股狠勁。加快現有林業重大項目建設,積極爭取國家和省市重點工程項目,謀劃一批造林綠化、森林經營、森林康養旅游、林區道路和儲備林建設等項目;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做好林業金融服務,引導社會資本和金融資本投入林業建設,累計吸引招引林業企業及大戶126個,新建薄殼山核桃和麻櫟7萬畝、林苗兩用林2.2萬畝。大力推進森林撫育、戰略儲備林基地建設、國家珍稀樹種、長江防護林、碧根果特色小鎮等項目建設,加速投資3000萬元的市級林長制智慧信息平臺項目建設;加快60萬畝森林撫育,1個省級森林城市、6個省級森林城鎮和35個省級森林村莊創建。謀劃政策性貸款國家儲備林建設項目,《滁州市市屬國有林場國家儲備林建設總體規劃(2020-2027年)》通過專家評審,是迄今為止全省建設規模最大的儲備林建設項目。規劃建設國家儲備林53.7萬畝,總投資50.5億元,擬申請國家開發銀行貸款40.4億元。全椒縣編報國家儲備林項目規模42萬畝,總投資約43億元,擬申請貸款33億元。
促提升,強化發展韌勁。觀摩交流后,召開了總結會,各地作了交流發言。大家普遍認識到,全市上下認真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以林長制改革示范區建設為抓手,精心謀劃,狠抓落實,涌現出一批叫得響、立得住、群眾認可的精品林業生態工程,但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依然存在。各地表示要進一步聚焦“兩重”,狠抓落實,全力打造江淮分水嶺生態保護樣板區、國有林場改革后轉型發展創新區和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先導區。圍繞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今年以來先后5次批示要求,加快推進林區民宿項目建設,加快推進重大項目建設林木采伐審批服務;加快推進二道河漂流項目用地界限調整;加快推進皇甫山森林康養小鎮項目落地;加快推進趙洼民宿項目功能性要素植入;加快推進市屬國有林場林區道路建設提升;加快推進楊絮治理;加快推進自然保護地整合優化,全面推進林長制改革工作,著力打造江淮分水嶺生態文明建設樣板。
通過觀摩交流,全市林業系統進一步增強了緊迫感、責任感和使命感,堅持把學習成果轉化為工作思路和務實舉措,按照“六穩”“六?!币?,強化責任擔當、科學精準施策,積極爭取政策支持,做好林業科技服務,發揮林業金融作用,優化林業行政審批,保障重大項目用地,做好林業生態扶貧,推進國土綠化,抓好生態修復,推動項目早落地、早見效,為滁州經濟社會發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貢獻林業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