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27日,習近平總書記時隔4年再次踏上八桂大地。
連日來,習近平總書記風雨兼程,步履不停;足跡所至,牽系民生;殷殷關懷,暖人心田;諄諄囑托,催人奮進。
擦亮綠色底色 廣西生態優勢金不換
“桂林是一座山水甲天下的旅游名城。這是大自然賜予中華民族的一塊寶地,一定要呵護好。”這是總書記在漓江流域考察時,對當地推進生態修復和環境污染治理的肯定與期許。
習近平總書記再次強調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性,在廣西林業系統引發強烈反響。對廣大林業干部職工而言,這句深情的囑托更是一以貫之的行動。
“只有堅持不懈、久久為功地夯實生態家底,才能不斷滿足把‘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的前提條件,不斷實現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的良性循環。”廣西壯族自治區林業局黨組書記、局長黃顯陽介紹,廣西始終謹記習近平總書記“廣西生態優勢金不換”的教誨,以綠色為底,筑牢生態屏障。
廣西大力實施林業“金山銀山”工程、“綠美鄉村”建設,深入開展森林城市系列創建活動,連續12年每年植樹造林300萬畝、義務植樹8000萬株以上。全區森林覆蓋率達到62.50%,居全國第三位;草原植被綜合蓋度達到82.76%;石漠化綜合治理成效全國第一。
“總書記叮囑我們要繼續保護好漓江山水,讓沿岸百姓生活更幸福。”桂林漓江風景名勝區管理委員會主任郭紅星表示,管委會將通過全面實施漓江山林保護修復工程、建立漓江流域生態補償機制等重點工作,努力把漓江打造成為世界品牌和國內江河綜合治理的典范,助力桂林市打造世界級旅游城市。
金海灣紅樹林生態保護區位于北海市濱海國家濕地公園內,4.5公里長的海岸線蜿蜒逶迤,沿岸紅樹林面積達3000畝,海鳥、昆蟲、貝類、魚蝦等多種生物和諧共生,更有三四千只白鷺常年棲息。
近年來,通過開展紅樹林病蟲害防治、外來有害生物清理、候鳥保護、補種本土紅樹等措施,保護區濕地生物多樣性顯著增加。截至目前,監測人員共監測到鳥類182種,比2017年增加46種;底棲生物153種,比2017年增加87種。北海市濱海國家濕地公園監測部部長鄧秋香說:“園區還發現了珍稀鳥類勺嘴鷸、小天鵝和藍翅八色鶇,這些都是生態改善帶來的變化。”
為了持續擦亮廣西的綠色底色,全區林業部門將深入實施林草生態保護提升工程、林草生態修復提升工程、城鄉綠化美化提升工程、人工商品林經營質量提升工程、林草種源質量提升工程,完善構建珠江-西江流域、邊境地區、北部灣沿海地區生態安全屏障。
加快改革創新 推動林業高質量發展
在廣西考察期間,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堅定不移走自主創新道路,把創新發展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把獨特區位優勢更好轉化為開放發展優勢”。
“廣西是全國森林資源富集區、森林生態優勢區和林業產業集中區,習近平總書記的指示為新時期廣西林業高質量發展指明了方向。”廣西壯族自治區林業局黨組成員、副局長、一級巡視員鄧建華表示,全區林業系統將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廣西考察的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堅定走好林業高質量發展之路,全力打造萬億元林業綠色產業,夯實一產基礎,做優做大做強二產,持續健康平穩發展三產,建立適應市場經濟的林產品生產、銷售和服務現代綠色產業體系。
1月8日,我國首條自動化膠合板生產線——廣西森工集團膠合板自動化生產線在百色市竣工投產。項目集成了最先進的設備和工藝,自動化、智能化、連續化、規模化程度全國最高,填補了行業多項國內空白。
“按照習近平總書記的指示精神,廣西森工集團將堅持‘創新、高效、發展’理念,全力打造一流的膠合板。特別是在創新機制方面,通過深入探索混合所有制、員工持股等方式激發內在潛力,把新公司打造成干事創業的嶄新平臺。”高峰林場場長、廣西森工集團董事長劉濤信心滿滿。
圍繞打造萬億元林業綠色產業目標,廣西林業部門將深入實施林業產業發展“萬千百億工程”,精細打造超萬億元產業規模、超千億元產業集群、超百億元新興產業,重點打造木材加工5000億元級支柱產業,林業生態旅游3000億元級健康產業,林下經濟和森林食品藥品2000億元級有機產業,油茶、特色經濟林、林產化工(含林漿紙)3個1000億元級特色產業,花卉苗木、現代林業服務業2個500億元級朝陽產業,全面建成全國林業產業高質量發展示范區。
發展特色產業 助推鄉村全面振興
習近平總書記在考察桂林市全州縣才灣鎮毛竹山村時指出,在迎來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時刻,我國脫貧攻堅戰取得全面勝利。好日子都是奮斗出來的。他深情地說,讓人民生活幸福是“國之大者”。
廣西是“八山一水一分田”的林業大區,人均林地面積超過4畝,林地面積大,特別是集體林地面積占全區林地總面積的90%以上,是鄉村、群眾生產生活的重要依靠。廣西鄉村振興潛力在林、興旺在山。農村美不美、農民富不富,林業作為山區鄉村振興的主戰場,發揮著越來越特殊的關鍵作用。
在凌云縣下甲鎮雙達村的油茶園,當地林農一早就忙著打理油茶林。雙達村油茶專業合作社采取“村集體+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發展模式,引導農戶以油茶林、資金、勞力等要素入股,效益按入股比例分紅。農戶年收入多的達8萬元,少的不低于2萬元。“我們要貫徹落實好總書記的指示精神,扎扎實實抓好油茶產業發展,筑牢鄉村振興基礎。”合作社社長楊國鋒說。
油茶是廣西林業部門重點發展的鄉村特色產業。廣西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油茶產業發展的重要指示精神,堅持將油茶產業作為打通“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轉化通道的重要載體。今年一季度,廣西完成油茶新造林18.41萬畝,占2021年全區油茶“雙千”計劃任務的61%。目前,全區油茶種植面積達到823萬畝,油茶產業綜合產值超過300億元,通過發展油茶產業累計帶動40多萬貧困人口穩定脫貧。
2021年,廣西林業部門將積極推動油茶、特色經濟林、花卉苗木、林下種養、鄉村旅游等基礎產業發展,建設第三批鄉村振興林業示范村屯100個,總結推廣一批鄉村振興林業模式,擴大打造一批示范鄉鎮、示范縣。結合發展庭院經濟、旅游經濟,將生態文化要素融入鄉風文明建設,持續改善鄉村人居環境。完善生態護林員選聘續聘、森林生態補償機制,帶動林區群眾穩定增收。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四五”開局之年來到廣西考察調研,為廣西擘畫新的宏偉藍圖,是對廣西最大的關愛。廣西林業人一定不負囑托,把總書記的考察指示精神貫徹落實到底,找準在服務和融入構建新發展格局中的定位,為建設壯美廣西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上一篇:萬株月季進北碚 林業產業連雙城
下一篇:文冠果產業助力甘肅靖遠鄉村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