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国产68国产精品亚洲,国产精品自产自拍,欧美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欧美日韩午夜电影网

今天是: 登錄 | 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新聞融媒 > 地方傳真 >

廣西:走好生態脫貧路 讓荒山披綠窮嶺生金

發布時間:2021-06-30 09:39:16  來源:新華社

昔日光禿石山,如今滿眼皆綠。


廣西是我國石漠化最嚴重省區之一。千百年來,阻擋石漠化山區人們追求美好生活的正是石頭。多年來,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廣西一手抓石漠化綜合治理,一手抓生態經濟、綠色產業發展,在一個戰場打兩場“硬仗”,石漠化擴展趨勢得到有效遏制,山區生態環境逐漸好轉,許多荒山荒坡變為產業“綠洲”,當地群眾擺脫貧困邁向幸福新生活。


石山披“綠裝” 荒山變青山


初夏時節,在都安瑤族自治縣下坳鎮隆壩村,毛葡萄枝蔓爬滿葡萄架,花骨朵即將盛開,原本裸露的石山披了“綠裝”,猶如一條綠色長廊。


這是“90后”返鄉創業大學生藍鈞打造的毛葡萄種植示范區。7年前,藍鈞從廣西大學畢業后,回到隆壩村與貧瘠的石山“死磕”。他租了250畝荒山、水泡地種植毛葡萄,如今已發展到1050畝,帶動32戶脫貧戶增收。2020年有的農戶靠此一項增收2萬元。


“過去這里都是光禿禿的,毛葡萄根系發達,生命力強,在石頭縫里生長,一株甚至可覆蓋1畝石山,能有效防止水土流失。”藍鈞說,通過毛葡萄種植銷售,他每年收入數十萬元。


都安縣境內石山面積占近九成,素有“石山王國”之稱。都安縣自然資源局副局長韋青山說,通過石漠化綜合治理,全縣生態惡化態勢得到有效遏制,2020年林業用地面積比2009年增加6183.5公頃,森林覆蓋率達70.46%。


石漠化被稱為“地球癌癥”,是廣西巖溶地區最嚴重的生態問題之一。近年來,廣西大力推進石漠化綜合治理工程建設,實施新一輪退耕還林、珠江流域防護林體系建設、森林生態效益補償等重點項目,巖溶地區生態環境顯著改善。如今,廣西森林覆蓋率達62.5%,植被生態質量、改善程度和生態環境質量位居全國前列。


全國巖溶地區第三次石漠化監測結果顯示,與2011年第二次石漠化監測結果相比,廣西石漠化土地凈減38.72萬公頃,減少率20.2%,治理成效全國領先。


在馬山縣古零鎮古零村弄拉屯,曾經“靠山吃山”的村民放下斧頭、砍刀,轉而封山育林、植樹造林,貧瘠石山逐漸變成“生態綠洲”。村民成立弄拉旅游專業合作社,當地還依托“生態+旅游+文體”模式,打造環弄拉生態旅游區。弄拉旅游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李榮光說,2020年弄拉屯村民人均收入超1.9萬元,是2008年合作社剛成立時的7倍。


許多干部群眾反映,廣西石漠化山區猴子、松鼠等明顯增多。自治區生態環境廳副廳長曹伯翔說,廣西已建立不同類型、不同級別的自然保護地223處,有效保護了野生動物棲息地。生長在廣西喀斯特地貌山區的白頭葉猴由早年的595只增加到約1300只。


讓“石窩窩”變成“金窩窩”


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都安縣推進“貸牛還牛、貸羊還羊”和糧改飼等生態種養模式,創新“牧草銀行”經營模式,貧困戶每年養1頭牛或10只羊可增收3000元至5000元。經過幾年努力,全縣瑤山牛發展至16萬頭,澳寒羊增長到30多萬只。


河池市副市長、都安縣委書記陳繼勇說,如今,全縣正著力打造肉牛肉羊百億產業集群,配套種植“糧改飼”30萬畝以上,努力打造“中國南方牛都”和亞洲澳寒羊養殖基地。


廣西探索出“竹子+任豆”“任豆+金銀花”等10多種混交造林模式,建設100多個石漠化綜合治理示范點,大力推廣核桃、油茶、桑樹、中草藥等特色產業,林下經濟、生態觀光農業、生態旅游業、大健康產業發展“風生水起”,走出一條產業強、百姓富、生態美的綠色崛起之路。


資江畔,資源縣資水丹霞田園綜合體滿目蒼翠。43歲的喻春花正在自家葡萄園里忙碌,她通過土地流轉種有50畝葡萄,其中30畝是高端品種陽光玫瑰,去年收入30多萬元。“希望進一步做強葡萄產業,帶動更多人致富。”喻春花說。


資源縣委副書記姚興松說,當地依托集中連片的上萬畝葡萄產業,圍繞休閑康養、生態旅游、現代農業打造田園綜合體,果蔬深加工企業紛紛入駐,促進一二三產融合發展。


被譽為“世界長壽之鄉”的巴馬瑤族自治縣推進“全域旅游+康養”新興產業。縣文化廣電體育和旅游局局長黃燕飛說,2020年全縣接待國內外游客640多萬人次。


結合“開年游廣西”“廣西鄉村旅游民宿體驗季”等文旅主題活動,廣西開展了一系列森林旅游、森林體驗、森林康養活動,今年一季度林業旅游、康養與休閑產業收入超過120億元,同比增長68.1%。


鄉村振興有了更多接棒者


廣西是全國脫貧攻堅主戰場之一,自治區黨委、政府將脫貧攻堅作為頭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舉全自治區之力攻堅克難,實現634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脫貧、5379個貧困村全部出列、54個貧困縣全部摘帽,長期困擾壯鄉的絕對貧困問題歷史性地得到解決。


“時代楷模”黃文秀生前駐村工作的百色市樂業縣新化鎮百坭村,貧困人口已“清零”,辦了村集體企業,砂糖橘、清水鴨、油茶等產業日益興旺。百坭村黨支部書記周昌戰說:“鄉親們日子越過越紅火,是對文秀書記最好的告慰。”


今年百坭村村“兩委”和駐村工作隊多了3張年輕的新面孔,他們都是“90后”大學畢業生。接過黃文秀的“接力棒”,他們踏上鄉村振興新征程。


馬山縣林圩鎮伏興村脫貧戶盧志新被聘為生態護林員,守護1500畝林地,年收入7980元。自治區林業局副局長陸志星說,廣西生態護林員重點向石漠化片區縣傾斜,目前共有超過6萬生態護林員,其中4.5萬人分布在大石山區,基本實現“聘用一人護林、帶動一戶脫貧”。


大化瑤族自治縣人均耕地不足0.8畝,“石頭縫里種糧食”“云梯架在絕壁上”是當地生態的生動寫照。2020年底,全縣整體脫貧摘帽,激發了干部群眾攻堅克難的信心和決心。大化縣委書記楊龍文說,今年初,大化縣160個村(社區)“兩委”換屆選舉產生“兩委”班子成員1261人,平均年齡43歲,比上屆下降6.8歲。


在新起點上,八桂大地干部群眾接續奮斗,奮力譜寫鄉村振興新篇章,一幅嶄新畫卷徐徐展開。


123.jpg

作者:何偉責任編輯:齊琪
我要評論
登錄 | 注冊 需要登陸才可發布評論
直播共享平臺 家居百強 天格-中國高端實木地板 圖森 生活家地板 美格機械
  • 關于我們
  • 招聘英才
  • 服務項目
  • 聯系我們
  • 法律聲明
  • 網站地圖
  • 品牌鏈接
  • 主站蜘蛛池模板: 巴楚县| 宿州市| 文化| 乐清市| 庆城县| 永定县| 湖北省| 天等县| 成都市| 富阳市| 松溪县| 上栗县| 石城县| 微博| 石棉县| 任丘市| 大冶市| 石泉县| 台州市| 大安市| 金沙县| 东丰县| 合肥市| 商水县| 麟游县| 汪清县| 中牟县| 天气| 浙江省| 集贤县| 河西区| 新巴尔虎右旗| 南京市| 德州市| 晴隆县| 博兴县| 白山市| 宁南县| 稻城县| 正安县| 双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