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8月,又到了天朗氣清、春種秋收的好時節。從“紅寺堡北”高速出口沿著滾新公路延伸段兩側的綠色景觀帶,到城區四周的萬畝森林,再到五彩繽紛的多彩村鎮……穿梭在寧夏回族自治區吳忠市紅寺堡區道路、河流、鄉村周邊,隨處可見新添的一抹抹綠色和象征幸福喜人的格桑花,紅寺堡區百萬移民新城大地變得更加美麗、怡人。
今年以來,紅寺堡區搶抓造林綠化有利時機,凝心聚力,強力推進國土綠化提速行動,進一步筑牢生態屏障,夯實生態根基,增加生態容量,持續提升生態優勢,厚植綠色底蘊,把紅寺堡區移民新城的綠色名片擦得更亮。
高位推動,再次掀起造林綠化熱潮
去冬今春以來,寧夏各級黨委政府把國土綠化鞏固提速行動作為一項政治任務,主動作為,強力推進。黨委政府主要領導親自動員部署,召開專題會議,多次現場調研,積極參加義務植樹,加大推進力度。寧夏吳忠市主要領導帶領市班子領導和市直有關單位干部職工在紅寺堡區參加全民義務植樹活動。吳忠市自然資源局領導帶領專業技術人員對全市國土綠化工作進行現場督導,有力地促進了國土綠化工作扎實有效開展。
厚植綠意,國土綠化提質增速
2021年是紅寺堡區創建全國易地搬遷移民致富提升示范區的開局之年。建設綠水青山,就是筑好金山銀山;建設生態文明,就是夯實生態基礎。在國土綠化工作推進中,緊緊圍繞“全域覆綠、城鎮織綠、大眾添綠”的原則和“山區森林化、城市園林化、鄉村林果化、廊道林蔭化、庭院花園化”的建設目標,著力建設國土綠化亮點工程。營造山地森林3100畝,建設高速公路及出入口綠色景觀廊道14.6公里,針對3個示范村、64個重點村實施精品村“補綠”、重點村“增綠”、一般村“植綠”策略,房前屋后、農戶庭院、空宅荒園等適宜綠化的區域造林綠化50萬株,退化草原修復和改良14萬畝,有效提升綠量,已基本形成瓜果飄香的全域綠化格局。截至目前,完成國土綠化及重點生態修復19.67萬畝,全區森林覆蓋率達到14.15%,村莊綠化覆蓋率達到27%以上;城市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到39%,城市綠化率達到35%,人均公共綠地面積17.5平米。
創新機制、強保障,有效筑牢綠色屏障
一是注重創新工作思路,改進工作方法,完善造林機制。今年以來,紅寺堡區將村莊綠化資金、任務、責任下沉鄉鎮,推動重點項目建設,既保證了造林任務的完成,又提高了造林成效,充分體現農村生態“顏值”和環境“氣質”。二是加大技術指導力度。加強村莊綠化技術服務指導和督促檢查,充分發揮技術“主心骨”力量。組織林業科技專家進行指導,總結推廣實用做法和適用技術,確保種一片、成一片。三是強化政策資金保障。結合示范區創建、人居環境整治和鄉村振興,紅寺堡區將國土綠化工作列入區委、政府的重要議事日程,整合資金,全力以赴支持國土綠化。四是建立長效管理機制。全面開展造林更新“落地上圖”,實現精細化管理。在紅寺堡區實行“一造管三年”的管護制度,統一巡查養護,實現養護任務落實到人頭、落實到地塊。
如今,隨著國土綠化的深入開展,紅寺堡區的綠色名片越擦越亮。
下一篇:上海推進林業標準化項目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