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陜西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陜西省林業局等10部門聯合制定發布《關于科學利用林地資源 促進木本糧油和林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明確全省發展目標、布局和重點任務。實施意見提出,到2025年,全省新增或改造木本糧油經濟林500萬畝,總面積穩定在1800萬畝以上,年初級產品產量達80萬噸,木本食用油年產量達8萬噸,林下經濟年產值達230億元。
實施意見明確,到2025年,基本建立木本糧油和林下經濟產業發展的資源管理制度體系,有關標準體系基本涵蓋主要產品類別,產業布局和品種結構進一步完善,資源利用效益和生產技術水平全面提升。到2030年,全省木本油料和林下經濟產品生產、流通、加工體系更加健全,產品供應更加穩定,質量安全水平、市場競爭力全面提升,機械化智能化水平明顯提高,特色產品知名度得到市場充分認可。
實施意見提出,要按照全省自然資源稟賦、現有基礎和發展潛力,科學劃定木本糧油的重點基地、主產區和產業帶,引導形成產業聚集和發展特色。按照全省木本糧油產業的總體布局,在陜北地區重點促進長柄扁桃、沙棘、文冠果、仁用杏等優勢樹種提質增效;渭北旱塬及關中地區重點發展核桃、油用牡丹、花椒、元寶楓、山桐子等高產油料基地;陜南地區充分發掘油茶、核桃、花椒、油桐、漆樹等傳統優質產業發展潛力。按照全省林下經濟產業總體布局,在陜南地區重點發展林藥、林菌、林蜂、林禽、林特等林下種養復合型經營及林產品采集加工;關中地區重點發展林菜、林苗、林藥種植,林蜂、林禽等林下養殖和精深加工;陜北地區重點發展林藥、林糧種植,林下養殖和牧草種植。
實施意見明確了11項重點任務:完善林地資源管理政策;放活林地等土地流轉政策;積極落實配套用地政策;推動木本糧油產業提質增效;鞏固提升林下經濟高質量發展水平;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培育壯大市場主體,建設一批類型多樣、資源節約、產銷一體、效益良好的木本糧油和林下經濟龍頭企業;提升良種良藝良機支撐能力;加強特色品牌塑造;加強市場信息和產銷對接;提高產業標準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