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從寧夏固原市出發,沿山路蜿蜒前行。一個多小時后,“走進自然,感受山水寧夏”媒體團記者來到位于寧夏固原市彭陽縣紅河鎮紅河村的東昂農業蘋果矮砧密植試驗示范園。放眼望去,示范園里的蘋果樹上掛滿果子。一些沒有套袋的蘋果在陽光下紅彤彤的格外誘人。
“這個示范園是2018年建的,去年已經開始收獲,今年進入盛果期了?!迸黻柨h林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主任陳克斌介紹說,為更好的發展蘋果產業,引進寧夏東昂農業科技有限公司,通過土地流轉,采取“企業+合作社+農戶”的經營方式,完成3個基地建設,輻射帶動群眾發展優質蘋果種植產業5000多畝,推動林果、旅游等產業融合發展,為群眾提供財產性、工資性和經營性收入,帶動群眾增收致富。這是東昂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前軍帶領團隊不斷把彭陽縣“一棵樹”產業做實做強做好的典型例子。
彭陽縣近40年如一日堅持不懈改土治水、植樹造林,過去的荒山變成了青山,也成為群眾脫貧致富的金山銀山。彭陽縣把“四個一”(一棵樹、一株苗、一枝花、一棵草)林草產業工程作為踐行“兩山”理論的大膽實踐,全縣動員、全民參與、全面推廣,使“四個一”成為統領全縣生態建設,創新驅動,敢試敢闖,促進供給側改革高質量發展的一種理念,圍繞“水利工程補短板,上山入戶進梯田”的工作思路,不斷拓寬“四個一”林草產業工程的發展空間。
按照“山頂林草戴帽子、山腰梯田系帶子、溝頭庫壩穿靴子”的林草發展模式,全力推動“四個一”綠色產業發展,大規模植樹種草,區域生態環境得到明顯改善。2017年以來,彭陽縣在試驗示范的基礎上,著力做好水、地、人、市場和科技“五篇文章”,探索出企業自主參與、企業入股參與、社會資金參與、群眾庭院參與“四種”生態經濟發展模式,在全縣12個鄉鎮累計種植“四個一”林草產業100萬畝,其中以紅梅杏、蘋果、大果山楂、花椒等為主的“一棵樹”18萬畝;以彩葉苗木、經濟林苗木為主的“一株苗”0.9萬畝;以百合、萬壽菊等為主的“一枝花”6.5萬畝;以紫花苜蓿、糧飼玉米等為主的“一棵草”74.6萬畝。在古城鎮掛馬溝、紅河鎮柴溝等地建成“四個一”示范園20個,示范點30個,帶動參與群眾人均增收1100元。
完成以六盤山重點生態功能區降雨量400毫米以上區域造林綠化為主的營造林100.5萬畝。打造了白陽鎮大草灣流域、王洼鎮孫陽流域、崖堡流域、團莊流域、尚臺流域等5個5000畝以上林業生態建設示范點。圍繞全域旅游實施鄉鎮生態提升工程和其他工程,完成彭青一級公路、彭青公路兩側、S203省道、大溝灣至溝口道路、鄉鎮境內等級公路等道路綠化500公里。2021年實施以寧夏南部水源涵養建設工程為主的營造林14.37萬畝。
下一步,彭陽縣將按照“1442”(即:一套規劃“作戰圖”,“四色戰旗”做引領,“四個結合”做項目,“兩輪”發力做驅動)工作思路,謀劃10大生態保護修復工程、4大林草產業工程、2大森林資源管護工程和4大山林權改革項目。實施以寧南水源涵養工程為主的造林綠化工程52.5萬畝,規?;l展“四個一”林草產業100萬畝,力爭森林覆蓋率達到40%,林下經濟產值1億元以上,林業提供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000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