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山西省呂梁市交城縣著力打造新型“兩特兩優三集群”新型產業格局,培育壯大林業經濟,助力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
發展紅棗地理品牌特色產業。素有“棗后”美譽的交城駿棗,是我國“四大名棗”之一,擁有千年栽培歷史,有“八個一尺、十個一斤”之美譽。交城縣依托當地龍頭企業,立足“交城駿棗”原產地優勢,大力發展紅棗地理品牌特色產業。注重技術創新和新產品研發,以新媒體營銷為切入點,不斷強基礎、補短板,進行產業資源整合、以品牌為中心,逐步完善產、加、銷產業鏈,致力于紅棗產業的創新發展和產業升級。大力發展免洗干棗、紅棗濃縮液、鮮棗、蜜餞棗、棗酒、棗醋等精深加工產品,其它紅棗相關產品如棗苗、紅棗接穗、紅棗生物肥料等,已經發展成為呂梁乃至山西紅棗產業的排頭兵。
發展以白木耳為主的食用菌優勢產業。交城縣以當地豐富的野生菌資源為基礎,發展珍稀食用菌——羊肚菌、銀白木耳等特色種植業;依托食用菌研究中心解決馴化種植試驗技術難題,利用試驗示范基地推廣珍稀食用菌試驗種植,同時引導扶持能人、大戶進行珍貴野生菌、名貴中藥材等種植,培育一批懂技術、會經營的能手,推動山區農業產業發展。在縣食用菌研究中心指導下,成功引進吊袋木耳栽培技術并取得突破,“龐泉雪耳”作為交城山特色扶貧產業被大力推廣。截至目前,全縣已建成吊袋木耳大棚153個,吊袋177萬袋木耳菌棒,直接帶動900多戶貧困戶3000多人實現脫貧增收。
發展沙棘林果產業集群。主要采取“打造典型、示范引路、全面推開”的模式,創新“企業+合作社+農戶+集體經濟破零”的機制,扶持合作社通過承包、入股、租賃等方式擴大經營規模,依托經濟林提質增效建設項目,由合作社因地制宜采取帶狀疏伐、擇伐疏伐、復壯更新等方式實施沙棘林改造7500畝,形成了以山西天汁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為龍頭的沙棘產品加工產業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