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昆明市東川區是生態較為脆弱的縣區之一。近年來,為打通林業生態建設瓶頸,東川區委、區政府把林業生態建設工作納入全區經濟社會發展總體布局、系統規劃,以小江流域、城市面山和海拔1600米以下干熱河谷造林困難區域為主戰場,創新“四個機制”,打通林業生態建設瓶頸,為林業生態建設提速。
創新營造林融資機制。充分發揮社會資本撬動作用,推動林業生態重大項目建設,投資20.6億的林業生態修復PPP項目開工建設。
創新“0433”營造林驗收機制。造林資金第一年不支付,第二年3至4月驗收合格后支付40%,第三、四年各支付30%,有效提高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
創新營造林管護機制。出臺扶持發展脫貧攻堅造林專業合作社實施意見,組建鄉鎮級造林合作社9個、村級造林合作社27個,吸納農村剩余勞動力參與綠化造林、森林草原資源管護等增加收入,助力鄉村振興。
創新綠色產業持續發展機制。實施以核桃、花椒為主的“兩棵樹”林產業,分步推進24.44萬畝核桃產業提質增效,打造花椒“一縣一業”支柱產業,全區花椒種植面積達10萬畝,培育花椒種植、銷售合作社80余個,預計到2025年花椒進入掛果期,花椒產量6萬噸。
“十三五”期間,全區完成荒山造林15.3萬畝。截至2020年底,全區共有林地面積112474公頃,森林面積75872.9公頃,森林覆蓋率達40.55%,較2015年底的31.09%增長9.46個百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