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樹林是沿海地區防風減災的自然屏障。近年來,廣東省陽江市不斷加大力度推進紅樹林保護和建設,已建成約2萬畝紅樹林,各大紅樹林濕地公園已初具規模,創出了“陽江經驗”。
冬日蕭瑟,陽東壽長河紅樹林國家濕地公園卻是一片生機盎然的景象。綿延的紅樹林依水而生,從高空俯瞰猶如一條碧帶縈繞其間。作為陽江市紅樹林濕地保護研究帶頭人,林業高級工程師陳瑞炳已潛心守護了這片紅樹林10載。他說,陽東區壽長河紅樹林是全國少有的河流型紅樹林濕地,也是陽江創建的第二個國家級紅樹林濕地公園試點。經過這幾年的種植養護,這里的生態環境變得非常好,如今已被打造成陽江最大的紅樹林主題生態科普教育基地。
紅樹林被稱為“海岸衛士”,在臺風天或者風浪較大的時候可以護堤固灘、防風浪沖擊。紅樹林還可以凈化海水,是許多生物的棲息地。陳瑞炳介紹,上世紀五十年代,陽江最早在平岡鎮沙頭垅村成功栽種了一片紅樹林,到八十年代,陽江紅樹林的生態修復保護工作在全市全面鋪開。短短數年,陽江紅樹林版圖拓展了約1.5萬畝,形成了具有生物多樣性和保護良好的“海上森林”。良好的濕地資源和生態環境,為全市市民提供了綠色福利和生態福祉。
片片紅樹林與碧海、藍天、鷺影、村莊組成和諧生態畫卷。當前,在樹種苗木選擇、種植技術方面,陽江已形成自己的技術和方法。近3年,全市種植紅樹林面積4210多畝,撫育紅樹林面積1790多畝,初步形成濕地公園和自然保護區的保護體系,成為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工作又一張綠色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