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遼寧省林草局以構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標準體系為核心,健全工作機制,深化標準化改革,標準實施和監督取得一定成果,標準質量水平進一步提升。
嚴格立項審核,切準標準制定方向。堅持“有用、管用、好用”原則,“有用”強調需求,“管用”強調質量,“好用”強調效果。今年確立的標準制定項目中,生態修復16項、林下經濟10項、生態監測2項、草業發展2項、苗木種子培育2項、有害生物防治1項,對遼寧省林草事業高質量發展起到強有力的引領推動作用。
強化規范管理,構建新型標準體系。遼寧省林草局組織專家團隊構建的《遼寧省新型林草地方標準體系》,于今年9月被國家林草局收錄到《林業和草原領域新型地方標準體系匯編》,在全國示范推廣。
推動標準應用,助力林草產業發展。《遼寧省松材線蟲病檢驗鑒定技術規程》為省內多起松材線蟲病疫木違法犯罪案件偵破提供了技術支持。依托省林下參標委會,推進林下參標準化種植,助力中藥材產業發展。依托大連大學藍莓育種團隊,將多年科技成果轉化為《藍莓苗木標準》《藍莓常見品種鑒別技術規程》等藍莓生產標準體系,服務農民5000余人、企業10余家,推廣服務面積3000余畝,使大連地區溫室藍莓平均畝產增收10%。遼寧省經濟林研究所、桓仁富民果業專業合作社制定了《榛子培育技術規程》《平歐雜種榛嫁接技術規程》等11項地方標準和企業標準,推廣實施覆蓋率100%,實現榛子畝產400公斤,年總產量250萬公斤,經濟效益6000萬元。
上一篇:彌河濕地生態之美深入青州人心
下一篇:安徽祁門場村合作造林收獲三重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