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構樹是南北方一種常見樹木,其與桑樹同屬桑科。東漢的蔡倫造紙使用的就是構樹皮,構樹全身是寶。構樹富含多種氨基酸、蛋白質,《本草綱目》記載構樹可以入藥,對人體具有多個方面的健康功效。構樹經微生物充分發酵制成飼料喂養畜禽和種植農作物可以有效地預防疾病,避免使用抗生素類農藥減少對農副產品的有害殘留。
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專家歷經十幾年潛心研究并通過示范驗證在中國大部分地區均可種植的優質蛋白樹種——雜交構樹,2015年以來國家多部門高度重視并支持大力發展雜交構樹產業,為我國鄉村產業振興趟出一條村民致富路。大力發展雜交構樹產業振興路,主要有以下四方面的原因:
一是大力發展雜交構樹產業獲得了國家多部門的政策與資金支持與重視。2015年2月25日,國務院扶貧辦發文《關于開展構樹扶貧工程試點工作的通知》,正式將構樹扶貧工程列為十大精準扶貧工程之一。2024中央一號文件關于“樹立大農業觀、大食物觀,多渠道拓展食物來源”“確保國家糧食安全”的論述對發展我國雜交構樹產業意義重大深遠。
二是雜交構樹產業是我國飼草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樹立和踐行種樹就是種糧的大食物觀。構樹作為新型的木本飼料,蛋白質含量高,鈣、鐵、硒等元素豐富且均衡。構樹雖不是唯一的木本飼料樹種,但卻是非常適合開發利用的木本飼料樹種。適口性好,畜禽喜食。我國農村許多地方早就有用構樹喂養家禽家畜的習慣。以實施“十四五”全國飼草產業發展規劃為抓手,以拓面增量、提質增效為主攻方向,加快建立規模化種植、標準化生產、產業化經營的現代產業體系,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快提升優質飼料的供給能力。要緊緊抓住難得的政策和市場機遇,大力宣傳飼草產業對增加畜產品供給、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重要貢獻,營造良好的產業環境,推動雜交構樹產業不斷做大做強。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亞熱帶農業生態研究所研究員印遇龍圍繞“雜交構樹種養循環模式是破解畜牧業發展瓶頸的新途徑”作主旨報告,充分肯定了雜交構樹的飼料重要價值。
三是大力發展雜交構樹可以治理荒漠化。雜交構樹可修復荒漠化地區,雜交構樹在巖溶干旱及缺磷、氮等逆境脅迫下,均能正常生長,因而是石漠化地區植被恢復的先鋒樹種。雜交構樹側根極其發達,再生和穿插能力強,形成堅固的網絡結構,能涵養水源、保持水土,從而防治石漠化。
四是構樹種植、畜牧養殖一體化已經在全國重要省份推廣。如廣西、廣東、貴州、湖南、重慶、四川、河北、甘肅等省市成功推開,并取得了積極成效。
2023年6月10日,以“發展雜交構樹產業,提供高蛋白無抗綠色食品,助力鄉村振興”為主題的首屆雜交構樹產業發展論壇在北京舉辦。時任國家鄉村振興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洪天云出席論壇表示:雜交構樹是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的一項原始創新成果,作為精準扶貧十項工程之一,為打贏脫貧攻堅作出了積極貢獻,在解決我國“碗里一片肉、杯中優質奶”方面具有重要戰略意義。產業發展過程中應該久久為功、不能一蹴而就,分工合作、實現多方共贏,創新模式、發展庭院經濟,注意風險防范。他相信,在各方共同努力下,雜交構樹一定會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作出更大貢獻。
雜交構樹產業鏈頭部企業——眾望所歸集團董事局主席王玉志表示,眾望所歸選用雜交構樹進行全產業鏈孵化和運營。“以樹代糧”將成為突破畜牧業發展瓶頸、緩解蛋白飼料原材料依賴進口局面的途徑。發展構樹產業的同時推動綠色環保畜禽養殖,全產業鏈自給自足,有利于提高種植戶收入、養殖戶收入和構樹農產品的價格,直接讓農戶和每一個參與構樹產業鏈的人群提高收入。循環發展的良性生態,讓養殖場更安全衛生,畜禽養殖無病害,生產出真正綠色健康的好食材!我司與中國農業大學楊富裕教授專家團隊合作,開展承擔了“十四五”國家重點研發項目的“木本源新型蛋白飼料加工與高效轉化技術”項目,項目由我司與貴州大學、中國農業大學、南京林業大學、華南農業大學、寧夏大學5家“雙一流”高校,以及中國科學院亞熱帶農業生態研究所、中國林業科學院林產化學工業研究所、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基因組研究所一起共同研發完成,該項目“木本源新型蛋白飼料加工與高效轉化技術”在廣東梅州市五華縣落地并成功開展成果應用,現已建成年產十萬噸木本源新型蛋白飼料廠,目前已初步形成全產業鏈發展。子公司2022年在江西彭澤、廣西平果建有養殖基地六處,累計出欄生豬2萬頭,走地雞10萬羽,畜產品經過潤原母公司眾望所歸集團有限公司在廣州、深圳、東莞、南昌等地,通過線上、線下銷售,產品得到消費者廣泛青睞,眾多合作農戶項目收益。
當前雜交構樹產業正在各地有序發展大顯身手,這種適應鄉村發展的新產業將為增加廣大農民收入、推動鄉村經濟高質量發展作出積極貢獻。
?雜交構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