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天氣晴好,在安徽省桐城市省道231嬉子湖段沿線兩側,工人正熱火朝天地忙碌,有的操作挖掘機平整土地,有的在播撒花草籽,有的在移植小樹苗。
嬉子湖鎮域內省道231沿線低效林地超過4000畝,多為長勢差、質量不高的‘小老樹’,用地效率低下。今年以來,嬉子湖鎮以“書記項目”為抓手,大力推動S231沿線低效林改造項目建設。根據省道沿線兩側土壤性質不同,分別采取在林地栽植綠化苗木、旱地播撒花草籽、農田種植油菜等方式,將三類土地充分合理使用,同時融入信用村建設等黨建元素,將道路兩側打造成五彩斑斕的景觀帶,與鎮域內的蟠龍灣、嬉湖印象、羅湖大橋等零散景點串珠成鏈,形成多個旅游“打卡點”,提升旅游小鎮知名度,打響“生態綠島、歡樂水鄉”旅游品牌,實現“黨建+旅游”的綠色發展模式。
截至目前,該項目已經流轉林地、旱地、農田等1000余畝,種植桂花、紅葉石楠球、紫薇、樸樹等各類苗木3000余株,撒種花草籽100余畝。低效林改造不僅改善了省道沿線景觀,也緩解了森林防火壓力,還增加了經濟效益,一舉多得。
桐城市現有國道2條、省道4條、縣鄉道路16條,合計可綠化里程340公里。按照景觀化、彩色化、層次化“三化”標準,進行了全面擴綠提質。積極組織開展各種形式的義務植樹活動,實現宅旁、村旁、水旁、路旁應綠盡綠;倡導群眾通過撫育管護、自然保護、認種認養、設施修建、捐資捐物、志愿服務等多種形式開展植綠護綠行動。目前全市已打造綠色長廊約300公里,重點建設了國道206桐城段、省道228(桐樅路)等綠色長廊,致力打造“路在林中、車在綠中、人在景中”的優美出行環境。
上一篇:在沙漠上構建“國家級”植物園
下一篇:福建晉江著力提升城市園林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