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首屆四川省林草學術大會在成都召開。本次大會以“強化林草科技支撐,賦能‘天府森林四庫’示范建設”為主題,旨在凝聚智慧力量,為四川林業和草原事業的蓬勃發展注入強大科技動力。中國林學會副秘書長曾祥謂、陜西省林學會理事長原雙進出席大會并致辭。省林草局黨組成員、副局長、省林學會理事長陳宗遷出席大會并講話。
陳宗遷在講話中指出,當前及今后一段時間,全省林草系統將緊緊圍繞“三個三”總體工作思路,“兩業并舉、雙輪驅動”總體戰略,以建設“天府森林四庫”為總牽引,以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為總抓手,強化創新賦能,加快關鍵技術攻關;加速成果轉化,培育發展林草新質生產力;凝聚智慧力量,形成林草科技強大合力,積極推動全省林草高質量發展。
與會專家圍繞“天府森林四庫”、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國家儲備林、國家公園建設、林草災害防控等重點工作展開學術交流,共同探討林草業發展的新動態、新理念、新技術、新路徑,為進一步加強林草系統在學術交流、科學普及、科技評價、科技賦能、科技成果轉化、跨界融合、技能培訓等方面的服務體系建設獻計獻策。
中國工程院院士尹偉倫,中國工程院院士劉世榮,西南科技大學農業科學技術研究院院長、教授白史且,四川省林業科學研究院院長、研究員慕長龍分別作了題為《木本糧油產業發展的基礎生物學問題思考》《實施森林景觀恢復,協同提升森林水碳庫功能——以岷江流域為例》《推進新時期林草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思考》《“天府森林四庫”建設》的主旨報告。
四川省林科院、四川省草科院、四川省林規院、四川省大熊貓研究院、四川大學、四川農業大學、成都中醫藥大學相關領導專家分別作了《速生珍貴用材樹種大花序桉研究進展》《川西草原“藥-草”混播生態保護與產業發展研究》《大熊貓棲息地生態恢復進展與展望》《森林四庫規劃和監測評估體系建設》《柏木屬進化歷史與基因資源挖掘利用》《人工林生態系統碳匯功能提升技術理論與實踐》《中藥南五味子可持續利用創新模式探索與實踐》等專題報告。
本次會議由四川省林業和草原局、四川省科學技術協會指導,四川省林學會主辦。來自中國林學會、陜西省、福建省、湖南省、貴州省、重慶市等地林學會以及省內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企業等單位領導、專家、學者、林草科技工作者共240余人參加了學術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