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的旅居康養產業目前呈現出南強北弱、冬強夏弱的特點,多以“候鳥避寒式”旅居為主。其中云南、海南、貴州等地,依托獨特的氣候和發達的文旅配套占據了全國康養旅居的大半市場。
而北方的旅居康養整體偏弱,競爭格局尚未形成。山西省大同市發展旅居康養產業具有天然的優勢條件,但行業起步晚、基礎薄弱,缺乏一批有市場競爭力、影響力的產品供不同層次的消費人群選擇,發展空間和發展后勁巨大。
只要我們以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為引領,錨定目標、堅定信心、統籌規劃、高位推動、鍛長補短、精準支持,持續打好清涼牌、美食牌、文化牌、環境牌,依托日益擴大的文旅知名度,旅居康養和文化旅游一定會相得益彰,成為大同又一張亮麗的名片。
為發展大同市旅居康養產業,大同市旅游集散中心多次赴云南、廣東、海南、內蒙等地進行調研,結合我市部分縣區的調研,我認為大同市旅居康養產業存在如下問題:
一基礎建設和配套服務方面
大同市目前還有大量未開發的康養資源,例如國有林場、縣區的小眾溪流峽谷、長城景觀、特色鄉村等,非常適合旅居康養的接待或游覽,然而現在很多地方的道路都難以通行,更談不上服務設施和接待能力。
區別于旅游和社區康養旅居,康養主要消費人群是活力老人,除了居住需求以外,還有著旺盛的適老化設施需求、健康消費需求、旅游需求、社交需求、老齡文化需求、醫療保障需求等,大同的旅居康養事業起步較晚,相應的基礎設施配套和產品普遍供應不足,這就大大降低了對主要消費人群的吸引力。
二住宿價格方面
從需求端看旅居康養消費少則一兩周,多則幾個月,因此住宿成本是客戶需要考慮的最重要的一項。
縱觀全國主要的旅居康養基地日均住宿成本大體人均百元左右,淡季甚至50元/人,少數有行業客戶資源且配套高端的旅居酒店可以達到300元/人。
而大同市現有的旅居康養基地目前還是停留在酒店思維,以住宿為主要盈利點,價格居高不下,不具備吸引力。
三產品供給能力方面
旅居康養不是旅游,而是生活。
漫長的旅居時間需要很多打發時間的配套產品,比如康養項目、娛樂活動、社交活動、文化活動、周邊旅游等,這些產品一方面可以豐富老人的旅居生活,另一方面會產生額外的消費收入。
而大同市目前的幾個基地普遍缺乏相應的產品和項目。
四宣傳與運營方面
經過多年的持續宣傳,大同市的旅游在國內已經有了較高的知名度,然而作為旅居康養目的地,大同在細分市場基本無人知曉。
游客只為短期旅游來到大同,而考慮中長期旅居時幾乎無人會想到大同。這客觀上反映出大同在旅居康養行業的宣傳及市場營銷上嚴重缺失。
旅居康養是多個行業的邊緣集成產業,其產業鏈極其復雜,單靠一家或幾家基地及企業難以形成足夠的市場影響力,面臨的運營障礙比較嚴重。
為了更好更快發展大同旅居康養產業,現提出如下建議:
一加強基礎設施建設
旅居康養的主要場所在田園山水之間,大同有眾多此類資源,但大都處于原生態,此類資源的開發應當將政府投資與民間投資結合起來,政府負責道路公共服務設施等建設,民間資本再跟進投資經營性項目。
二鼓勵康養基地建設
康養基地作為旅居康養的核心資源,包括康養社區、康養小鎮、養老康復中心、休閑康養村落等等,其建設雖然屬于經營性項目,但其涉及到農村土地林場等國有或集體資產的產權變更、供水供電、新農村建設等等諸多問題。
同時對于建設收益難以形成確定的預期,因此需要政府出臺一系列扶持政策,降低建設難度,提高收益信心,吸引更多的民間資本進入。
三建立市場化產業協同機制
旅居康養產業涉及旅游、醫療、衛生、餐飲、住宿、交通、文化消費、信息服務等一系列行業,做優做強這一產業需要建立一套產業協同機制,充分整合資源,并進行市場化運作。
建議盡快成立旅居康養協會,將全市優質旅居康養資源進行統一策劃、統一包裝、統一宣傳,構建資源渠道和營銷三大矩陣,以互聯網+旅游+N的模式打出組合拳,培育品牌形成產品,統一進行宣傳營銷,構建共享的銷售渠道,推動全市旅居康養服務業的各類資源要素實現共建共享和聯動發展。
四加強公共宣傳推介
大同旅居康養產業要進入發展的快車道單靠市場自然發育是遠遠不夠的,政府應當整合公共資源進行城市級的宣傳營銷,針對不同地域的客源和消費人群,充分利用傳統媒體和新媒體矩陣的營銷帶頭作用,集中宣傳大同的旅居康養品牌。
五搭建區域旅居康養智慧平臺
當今時代任何行業離開互聯網、物聯網的信息化服務,注定無法生存。發展大同市旅居康養事業,必須建立一個統一的以信息化旅居康養服務為核心,集宣傳推廣、資源展示、旅居產品銷售、康養服務、公共服務為一體的大同市旅居康養智慧平臺,實現資源共享、信息互通,推動大同旅居康養事業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