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暨市歷史文化悠久,西施故里,還有一種特產——香榧,種植歷史悠久、種植面積大,產量高。
每年到了采摘香榧的時候,村子里的村就會忙著把摘下來香榧果進行晾曬和剝果外殼,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加工香榧,可以說是諸暨特有的熱鬧景象。
蔡邦一家祖祖輩輩都是靠種植香榧為生,老母親已經記不清香榧種了有多少年,依稀記得有好幾代人了。目前蔡邦家里的40多棵香榧樹也都是老祖輩留下來的,每年香榧能帶來10多萬元的收入。
香榧是世界上稀有的經濟樹種,在我國主要分布于長江以南的一些地區,成熟后的香榧果果殼為褐色,富含油脂還有一種特殊的香氣,經過復雜的加工、炒制后香酥可口味美回甘,不但是美味的干果,還具有極高的藥用價值。
據記載諸暨的香榧栽種歷史在1500年以上,當地的香榧樹都是榧農一輩傳一輩的歷經千年歲月。在諸暨,有一個村子古香榧樹很多,其中有一棵最古老的香榧樹據說有一千多年樹齡,被稱為中國香榧王,后來古樹所在的這個村子也由此得名——榧王村。
老駱是榧王村的村今年已經六十多歲了,村里的事情他知道得不少,對于那棵千年香榧樹他更是了如指掌,要想找到那棵千年香榧樹就一定要讓老駱帶路。
經過幾公里的長途跋涉,我們終于在大山深處找到了人們口中的“中國香榧王”。這棵香榧樹據當地人講有1350年的樹齡,現在每年依然能產香榧果600公斤,產量并沒有因受樹齡的影響而減少,現在它被村里的三戶人家共同承包,可以說這棵古樹也見證了當地香榧產業的發展。
由于香榧屬紅豆杉科常綠喬木,是一種非常古老的植物,自然條件下樹高可達20米,為了獲得品質最好的香榧,千百年來這里的農戶還一直用著最傳統工具進行采摘,蜈蚣梯就是最有代表性的工具之一。
她叫王麗晴,是附近一家香榧種植基地的負責人。和這里祖祖輩輩傳下來的老香榧林不同,王麗晴的這片香榧林是她在一座荒山上一棵一棵栽種起來的。目前香榧的種植面積大概200畝,有4000多棵香榧樹,王麗晴用獨特的經營思路來做傳統農業,這種打破常規的做法讓她很快看到了成功的希望,親手栽種的香榧林開始慢慢體現出了它的價值。
香榧的味道很特別,除了有濃郁的堅果香氣外還非常酥脆,已經咽下嘴里面還是留香味美回甘。吃過后讓人欲罷不能,由于外殼堅硬,吃的時候只要把握好外殼上面的一個小機關就能輕松剝開,品嘗到香酥可口的香榧。
目前,諸暨全市已建成多個香榧產業省級綜合區及省級主導示范區,實現了由“量”到“質”的轉變。2017 年諸暨市著手申報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同時積極推廣“龍頭+基地+農戶”模式,引導企業創強創牌,為這個傳統行業注入了更多的新鮮血液。
在當地政府部門引導下,大型企業的壯大不僅帶動了基地和農戶的積極性,還起到了指導示范作用。當地大型加工企業不僅把目光放在香榧的傳統加工上面,還在逐漸探索香榧的深加工和產品研發,用香榧的外皮提煉出精油,制作出化妝品等衍生產品,為當地傳統的香榧產業帶來了新的生機。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現在諸暨市香榧產業年產值10億元,已成為當地的一張名片,可以說諸暨借助香榧產業,正在逐步探索出一條農旅結合的新路子。
上一篇:2020金恪十大熱詞
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