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福建省南平市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積極探索林業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立足竹資源稟賦優勢,大力發展竹產業,推動竹產業提質增效、轉型升級。截至目前,全市現有毛竹林面積643.5萬畝,占全省40%、全國10%,竹量、竹材和鮮筍產量均居全省之首。
以頂層設計作引領,規劃一盤棋
一是政策引導添動力。制訂南平市林產工業產業集群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明確發展目標、重點和路徑。不斷深化“百名局長幫扶百家企業”等活動,健全完善“政企直通車”平臺,切實幫助企業解難題謀發展。二是項目支持升實力。“十三五”期間,積極爭取中央、省上扶持政策,累計投入筍竹加工產業扶持資金達1.68億元,建設竹產業項目203個,帶動筍竹加工企業投資達4.87億元。三是抱團模式聚合力。采取龍頭企業帶動中小企業的“1帶N”抱團發展模式,重點打造政和中國竹具工藝城、建甌·中國筍竹城等5個各具特色的竹產業專業園區,進一步支持推動筍竹加工重點產業全鏈條、規模化發展。
以政策機遇作動力,打造新業態
一是聚焦“碳達峰”。依托“森林生態銀行”,達成全國首筆竹林碳匯項目,并先后創新“碳匯+金融”“碳匯+司法”等碳匯交易模式,實現點“碳”成“金”,有效助推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二是聚焦“限塑令”。搶抓歐洲實施“限塑令”新機遇,引導企業研發“以竹代塑”等環保新產品。三是聚焦“綠金改革”。以省級綠色金融改革試驗區建設為契機,強化政銀企合作,創新推出“竹塑貸”“竹林認證貸”等專屬信貸產品,年利率可低至3.35%,在同等擔保方式情況下,貸款額度比其它產品提高10%-20%,有效解決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截至目前,已發放“竹塑貸”3454萬元;發放“竹林認證貸”1113萬元。
以固本強基作支撐,夯實硬實力
一是強化要素支撐。進一步加強豐產竹林高效建設,組建按股份分紅的合作經濟組織,實現竹林規模化經營,確保重點企業、重點項目竹原材料供應穩定充足。截至目前,全市成立竹業專業合作社151家,竹林基地面積共計42.8萬畝。二是強化人才支撐。依托福建林業職業技術學院等高校開辦“三元循環專班”等校企合作人才專班,按畢業證人數每人一次性補助企業4000元,累計為企業培養新型學徒6991人,有效解決人才引進難題。三是強化品牌支撐。連續在邵武、政和舉辦四屆國際竹產品設計大賽,累計征集設計作品2.7萬件,評選獲獎作品298件,利用互聯網手段打造了一批“爆款”產品。其中,味家集團先后榮獲世界綠點設計大獎、中國設計節金獎等多個國內外獎項。
上一篇:廣東蕉嶺:做優竹林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