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施“三北”工程是國家重大戰略。力爭用10年左右時間,打一場“三北”工程攻堅戰,把“三北”工程建設成為功能完備、牢不可破的北疆綠色長城、生態安全屏障。為貫徹總書記“6·6”重要講話精神,國家林草局統一謀劃,上下聯動,系統布局七大科技行動,以科技創新支撐引領新時代防沙治沙和“三北”工程建設。
科技攻關行動引領新突破
集中頂尖科研力量,開展“三北”工程攻堅戰關鍵技術研發。2024年1月,啟動揭榜掛帥項目——“三北”工程攻堅戰關鍵技術研發,項目由中國林科院牽頭,5位院士領銜,集中了全國500多名專家,通過退化防護林優化配置技術研究等11項課題,擬用2年時間共同開展攻關,現已取得多項成果。
系統布局,長短結合,組織編制“三北”工程攻堅戰科技創新專項實施方案。方案以助力“三北”工程高質量發展為目標,圍繞“三北”工程由防護林建設向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轉變的新形勢新要求,聚焦三北地區生態系統保護和綜合治理,總體布局六大主要任務、33個研究方向,開展“三北”工程攻堅戰共性基礎理論研究、共性關鍵技術攻關、三大片區關鍵技術與周邊重點區域荒漠化防治關鍵技術攻堅,為荒漠化綜合防治和推進“三北”等重點生態工程建設提供強有力的科技支撐。
統籌林草科技資源,強化科研聯合攻關。經三北地區省級林草主管部門推薦,將第一批42項省級科研項目納入國家林草局“三北”工程攻堅戰科技攻關,統一管理、統籌推進。
成果推廣行動打通“最后一公里”
國家林草科技推廣成果庫新入庫三北地區科技成果300多項。依托成果庫遴選發布三北地區重點推廣成果100項,涵蓋林木良種、培育與經營、生態修復、草原、加工與裝備等領域。統籌中央財政林草科技推廣示范資金向三北地區傾斜,并指導三北地區各省級林草主管部門把荒漠化防治和“三北”工程科技支撐成果作為中財推廣項目重點支持方向。
組織相關省份林草科技系統開展科技下鄉活動。印發《林草高新技術進青海活動實施方案(2023—2025年)》,召開“林草高新技術進青海”工作推進會暨院士專家座談會,成立青海國家公園示范省戰略咨詢委員會。召開“林草科技進興安”活動啟動會,會上發布《林草科技進興安活動方案(2023—2025年)》,組織開展進興安推進座談會、科技大講堂、標準座談會、國有林區森林可持續經營研討、相關科技平臺調研等系列活動。與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林草局積極對接推進“林草科技進新疆”活動,草擬了相關合作協議和實施方案。舉辦草原風蝕沙化治理技術成果推廣轉化演示活動,推介草原保護修復先進成果。
強化平臺建設,在三北地區新批復組建國家林業草原高寒草地適應性管理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國家林業草原寒區功能性草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整合科技、人才、項目、資金等創新要素,著力開展關鍵共性技術研發、科技成果工程化驗證、成果轉移轉化及應用示范。大力推進科普工作,積極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林草科普活動。
生態站聯合觀測行動提供數據支撐
“三北”工程區共布局建設了93個生態站,為打破壁壘,同頻共振,更好地服務“三北”工程建設,2023年9月,國家林草局印發了《關于建立三北工程區生態站聯合觀測網絡助力打好三北工程攻堅戰的通知》,在現有93個生態站的基礎上,優化完善三北地區生態站建設布局。國家林草局聯合科技部、水利部、中國氣象局、中國科學院、中國農科院等單位在三北地區的野外站、監測站點,建立跨部門、跨領域的生態系統觀測體系,形成更宏觀的生態系統長期觀測研究網絡。
在“三北”工程攻堅戰關鍵技術研發揭榜掛帥項目中設置基礎調查課題,做好三北地區生態數據規范化采集、整理、匯總和保存,發布數據研究報告,為開展荒漠化防治和生態保護修復提供科技數據支撐。
人才能力提升行動打造人才發展高地
2023年10月至2024年5月,在內蒙古、遼寧、甘肅、山西、新疆舉辦了5期“三北”工程科技支撐培訓班,邀請30余位院士專家,重點圍繞三北地區林情沙情等林草基礎知識、退化林修復經營技術、綠洲防護林體系建設、荒漠草原生態修復技術、沙障防沙治沙技術、三北地區山杏良種選育及豐產栽培技術等相關理論與技術實踐、沙棘培育等關鍵技術等進行詳細解讀,線上線下累計超280萬人次參加。
舉辦以“三北”工程建設和荒漠化防治等為主題的國家林草科技大講堂10期,邀請50名專家講授防沙治沙和三北地區林草產業相關實用技術,提升林農牧民科技意識和“三北”工程區生產水平。
2024年4月,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專業技術人才知識更新工程2024年高級研修項目計劃支持下,國家林草局在內蒙古赤峰市舉辦了“三北”工程攻堅科技支撐高級研修班,邀請中國科學院等單位的專家學者圍繞荒漠化防治新理念、新技術和新方法進行授課,三北地區13個省區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從事“三北”工程荒漠化防治研究的高級專業技術人員52人參加培訓。
加快機械化進程行動助力治沙提速
為加快林草機械裝備推廣應用,充分發揮科技支撐作用,國家林草局科技司分別于2023年10月在巴彥淖爾,2024年4月在鄂爾多斯,6月在武威舉辦3場“防沙治沙機械現場演示活動”。活動現場集中展示了多種防沙治沙機械、營林及森保機械、全地形運輸車、特種車輛等130多臺。沙障鋪設機、沙障鋪設灌木扦插一體機、固沙機、自動栽苗機、履帶運輸車等30多種機械裝備進行了全過程機械化作業現場演示,開溝、栽苗、澆水、壓實全流程作業、一氣呵成,一臺機器每天治沙80畝,是人工作業效率的20倍,大大降低治沙成本、提高作業效率。
機械裝備演示活動還為林場等機構單位和林機生產、經銷企業搭建了便捷的供需平臺,讓林農親眼看到、親身感受先進機械裝備的作業效率和作業效果,以便更好地升級迭代實現實用好用目標。
同時積極探索構建林草機械裝備產學研用深度融合機制,加大研發林草機械化新技術、新裝備、新工藝、新模式,助力打贏“三北”工程攻堅戰。
林草標準支撐行動助力高質量發展
以建設高質量標準體系全面支撐“三北”工程建設為總目標,會同國家標準委編制《林草標準支撐“三北”工程建設攻堅戰行動計劃》,同時梳理適于“三北”工程建設的應用范圍廣、實施效果好、支撐作用強的現行有效標準,以及亟需制修訂的林草領域標準清單,積極構建支撐“三北”工程建設的專項標準體系。
國際合作行動譜寫新樂章
組織召開“三北”工程攻堅戰國際科技合作座談會,研究部署“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科技合作重點方向和主要任務。加快推進中蒙荒漠化防治合作中心,2023年9月,中蒙荒漠化防治合作中心在蒙古國烏蘭巴托揭牌運行,支持蒙古國開展“種植十億棵樹”計劃調研及規劃編制工作,在蒙古國推廣中國植樹造林種草及防沙治沙技術和模式,開展沙塵暴監測與早期預警合作。
組織開展實施荒漠化防治與退化土地治理技術培訓引智計劃,計劃組織有關林草科技人員赴埃及交流荒漠化防治科學研究成果,強化雙方在荒漠化綜合治理方面的深入合作。
下一篇:首都園林綠化科技創新聯盟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