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產業技術銷售等業務對接
現場對接
中國林業網3月5日訊 竹筍是浙江地區春節貨架期集中上市的時令蔬菜,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今年竹農收益損失很大。2月29日,為進一步推動解決產銷銜接關鍵問題,國家林草局竹子中心聯合余杭區林水局趕赴余杭區徑山、黃湖、瓶窯等地開展調研和技術市場平臺現場對接。
根據調研和基層反饋,目前浙江省竹筍產業主要存在運輸困難、銷路受阻、鮮筍量價下行和竹林地經營無法及時跟進等問題。通過前期對接,余杭、臨安等地每天有1000公斤鮮筍(增量)進入市場銷售平臺。但由于傳統的銷售模式、產品分級、定價策略等在疫情期間市場失效,在與市場銷售平臺對接過程中出現新的產品評價不一致、供貨模式不合理、定價不靈活等問題,造成產銷環節對接難度增大。
為解決疫情期間的這些產銷問題,竹子中心、杭州市余杭區林水局、中石化碧辟(浙江)石油有限公司,以及聯盟成員單位世紀聯華、檬果科技等平臺采購商、余杭區竹產業協會、竹筍大戶代表聯合行動。其中,中石化碧辟(浙江)石油有限公司提出了“加油站+個人消費”模式;世紀聯華等市場平臺供應商和余杭區竹產業協會圍繞具體的產銷技術體系構建、技術評價標準體系研究、初級鮮筍產品升級與運輸技術支持等提出需求和設想。下一步,竹子中心也將進一步圍繞竹筍產業效率與價格、標準與品質、技術推廣與品牌打造等推動相關研發工作,重點開展竹筍產業技術平臺與市場平臺對接所需的標準化、產品升級等相關技術體系的研發與構建,為浙江竹產業發展貢獻力量。
下一篇:林科院:一手抓防疫 一手抓科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