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寨鄉山林里,村民趙志安彎腰查看毛茨菇菌包,胸前掛著的手機直播著林間景象;段家園山林里,村民楊加宏向云南省科技特派員黃國虎詢問毛茨菇種植注意事項……
2024年,云南省保山市龍陵縣林下經濟利用面積38.13萬畝,林下經濟總產值突破21.86億元,1萬余戶農戶在山林間找到了新飯碗。
“這些重樓養了3年,今年采收能賣20萬元。”50歲的王興恩邊給重樓除草邊說,他的5畝林地套種了石斛、重樓和黃精,畝均收益超5萬元。
龍陵縣林下中藥材種植面積達10.89萬畝,其中石斛4.6萬畝、草果5.2萬畝、重樓5200畝、黃精2200畝、白花蛇舌草3000畝、白芨500畝。2024年,全縣中藥材產值達20億元。
云南一家生物科技企業以資金、土地、勞力“三入股”模式,整合林地1200余畝,建成中藥材種植基地14個。“2025年預計石斛產值120萬元、冰球子產值700萬元,其他中藥材產值310萬元,直接助農增收200多萬元。”企業負責人段生啟算了一筆賬。
依托良好的生態環境,龍陵縣還積極探索林蜂等發展模式。龍陵縣一家蜂業企業采用“租金+薪金+分成”模式帶動農戶增收,2025年預計繁育蜂王70萬只,產值700萬元。目前放養胡蜂1200巢,帶動800余戶增收,戶均年收益達1.8萬元。
以“國家儲備林建設項目+林下經濟”為突破口,龍陵縣同步發展林菌、林藥、林蜂、林旅四大林下特色種養產業。龍陵縣林業和草原局副局長匡家斌表示,未來5年,全縣林下經濟利用林地面積將達70萬畝,做強石斛、草果,重樓等傳統產業,培育壯大冰球子、天麻、毛茨菇等新興產業,讓林下產業成為百億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