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濕地公約》第十四屆締約方大會瑞士日內瓦分會場舉辦“面向2030/2050的全球紅樹林保護”邊會,中國紅樹林保護成效及修復愿景受到各國關注。
紅樹林,生長在熱帶與亞熱帶海岸潮間帶或河流入海口的濕地木本植物群落,富含神奇的單寧酸,一旦刮開樹皮暴露在空氣中,就會迅速氧化成紅色,故被稱為“紅樹林”。
紅樹林是全球生產力最高的生態系統之一,在維持海岸帶生物多樣性等方面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紅樹林根系、樹干可為蟹類、腹足類動物提供攀附的介質和覓食的場所,落葉可被一些動物攝食,或分解后為底棲動物提供食物。豐富的動物資源和繁茂的枝干,是水鳥覓食、棲息和繁殖之所,也是候鳥的越冬場和遷徙中轉站。
我國現有紅樹植物37種,其中真紅樹植物26種、半紅樹植物11種。全國現有紅樹林2.7萬公頃,占濕地總面積的0.05%。
進入新世紀以來,我國積極開展紅樹林保護與修復,成為世界上少數紅樹林面積凈增長的國家之一。我國55%以上的紅樹林被納入了自然保護地體系。
目前,我國共指定64處國際重要濕地,其中海南東寨港、廣西山口、廣東湛江、福建漳江口、廣西北侖河口5處為以保護紅樹林為主的國際重要濕地。
東寨港的黑翅長腳鷸
海南東寨港 紅樹林的多項中國之最
海南東寨港1992年即被列入國際重要濕地名錄。它所在的東寨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我國首個以紅樹林為主的濕地類型自然保護區,也是我國紅樹林中連片面積最大、樹種最多、林分質量最好、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區域,有紅樹植物20科36種,占全國的97%。
海口市出臺了《關于加強東寨港紅樹林濕地保護管理的決定》,將東寨港紅樹林濕地總體保護和控制范圍由5萬多畝增加到12萬多畝。同時,建立巡護檢查制度,嚴厲打擊保護區內非法獵捕、捕撈、毀林占地等行為。保護區還大力推進紅樹林濕地保護及復育,成功修復紅樹林1831畝,吸引黑臉琵鷺等大量珍稀鳥類云集,成為中國南部水鳥與濕地野生動物的重要棲息地。
2005年,國家林業局依托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熱帶林業研究所在東寨港建立了我國第一個紅樹林生態定位監測站。目前,保護區建設了智能化監管系統,通過遙感、地理信息、全球定位系統、無人機航拍等科技手段進行資源監測。
茂密的紅樹林覆蓋了區域濕地面積的47%,潮起潮落間形成了奇特的紅樹林濕地景觀。東寨港被譽為中國最美的八大海岸之一。
山口紅樹林生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廣西山口 南亞熱帶典型紅樹林代表
廣西山口紅樹林生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保存有我國連片的、最古老的、面積最大的紅海蘭林,是我國重要的紅樹林種源基地和基因庫,也是我國南亞熱帶沿海紅樹林類型的典型代表。2002年被列入國際重要濕地名錄。
保護區位于北部灣沙田半島的兩側,總面積8003公頃,由合浦縣沙田半島東側的英羅港和西側的丹兜海兩個部分組成,是我國大陸海岸發育好、連片面積程度高、結構典型、保存完整的天然紅樹林分布區。
這里的紅樹林面積從1990年的730公頃增加到2021年的919.6公頃,增長了25.9%。集中分布有紅樹林、鹽沼草和海草海洋生態系統。濕地內共有紅樹植物17種,其中真紅樹植物10種、半紅樹植物7種,還有紅樹林伴生植物22種,棲息著包括378種大型底棲動物、242種鳥類和456種昆蟲。作為東亞-澳大利西亞鳥類遷徙通道上重要的中轉站和中途停歇地,保護區每年為超過1%的黑臉琵鷺和2萬只各種水禽遷徙提供重要補給。
湛江紅樹林護衛著港口和漁村
廣東湛江 世界濕地恢復成功范例
廣東湛江紅樹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我國紅樹林面積最大、種類較多的自然保護區,紅樹林面積占全國的33%、廣東省的79%。2002年,保護區被列入國際重要濕地名錄。
通過人工造林、生態修復,湛江紅樹林面積持續恢復,被國際濕地專家稱為世界濕地恢復的成功范例。
保護區由37個保護小區組成,呈帶狀、片狀分布于雷州半島沿海港灣、河流入海口灘
涂,以熱帶紅樹林濕地生態系統及其生物多樣性、海岸和紅樹林典型自然景觀為保護對象。保護區生物多樣性豐富,有真紅樹和半紅樹植物16科25種、鳥類48科311種、魚類58科127種、甲殼類13科37種、底棲動物68科147種。
作為西伯利亞-澳大利亞候鳥遷徙的主要通道和重要停歇地,保護區為勺嘴鷸、中華鳳頭燕鷗、大濱鷸、黑嘴鷗、黑臉琵鷺等珍稀鳥類提供了豐富的食物和優質的越冬地。
漳江口紅樹林
福建漳江口 北回歸線北側紅樹林群落
福建漳江口紅樹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地處東經117°24′07″—117°30′00″、北緯23°53′45″—23°56′00″,是以保護紅樹植物、濕地鳥類、優良水產種質資源為主要對象的濕地類型保護區,總面積2360公頃。
這里有福建省種類最多的紅樹林,同臺灣的淡水河口紅樹林保護區隔海相望,是北回歸線北側種類最多、生長最好的紅樹林天然群落。
保護區主要樹種有秋茄、木欖、白骨壤、桐花樹和老鼠簕;鳥類有15目38科154種,其中陸鳥8目23科74種、水鳥7目15科80種。保護區還是許多水產資源的優良種質資源庫,重要的經濟魚類種質資源有斑鰶、黃鰭鯛等,重要經濟軟體動物種質資源有泥蚶、多紋巴非蛤、長竹蟶、縊蟶等,重要經濟種質資源有二色桌片參、黑斑口蝦蛄、方格星蟲等。
北侖河口的桐花樹和白骨壤
廣西北侖河口 中國僅有的邊境紅樹林
廣西北侖河口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于我國大陸海岸的最西南端,地處廣西壯族自治區防城港市境內,東南臨北部灣,西南與越南毗鄰。
2000年4月經國務院批準晉升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008年被列入國際重要濕地名錄。
北侖河口保護區總面積3000公頃,是一個以保護紅樹林生態系統、海洋生物資源及其生境、紅樹林濕地鳥類為主的海洋和海岸生態系統類型的自然保護區。截至2021年,保護區范圍內共記錄有紅樹植物18種,物種資源豐富。北侖河口區域生長著全國連片面積最大的老鼠簕群落,該區域的紅樹林也是我國唯一的邊境紅樹林。
保護區建有珍珠灣管理站、竹山管理站、巫頭鳥類救護站3個基礎管理站,設立了5個瞭望塔,充分發揮保護管理和科普教育等作用。管理處還開展海陸空一體化執法巡查,嚴厲打擊各類違法行為。保護區通過公眾參與種植和生態修復項目恢復紅樹林、海草床和濱海植物,人工恢復面積350公頃。
上一篇:小竹子也有減碳大作為
下一篇:推動生物經濟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