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暖陽,在山西農業(yè)大學經濟作物研究所(以下簡稱“經作所”)家屬院的深處,有一處黑磚拱頂的靜謐小院。小院的主人是鮐背之年的全國著名谷子育種專家陳瑛。每天,她都蹬著三輪車到幾百米外的試驗田觀測作物,為培育更好的谷子繼續(xù)奉獻著光與熱。
距經作所不遠,在汾酒之鄉(xiāng)汾陽市郊,賈景敦2021年引進的價值4600萬元的生產線隆隆作響,正加工著陳瑛歷時19年育成的“晉谷21號”。13道大工序,36道小工序,只需一人點擊鼠標便能完成。從1993年購入第一臺需要一邊加工一邊吹電扇以防出米口被粘住的設備至今,賈景敦從小賈熬成老賈,而不變的是他的追求——加工出更好的“晉谷21號”。
一碗小米粥飽含19年的堅持
鮮有人知,一碗小米粥竟然飽含了19年的堅持。
陳瑛分配到經作所后,開始研究谷子,以豐產為目標進行品種選育。
1972年,陳瑛與課題組同事商定,嘗試輻射育種。結果,輻射后的谷子,有的畸變,有的不出苗。
小車不倒只管推。陳瑛選擇堅持試驗。慢慢地,她發(fā)現,一個經60鈷γ射線輻射、編號為“75-2γ-1”(“晉谷21號”的雛形)的株型,穗狀、籽粒、米色都意外地出色。于是,她重點培育,積極推進品系鑒定與品種對比。
經歷連續(xù)三年豐產,正當陳瑛準備申請山西省新品種區(qū)域試驗時,這一材料卻被發(fā)現易染谷子白發(fā)病。于是,區(qū)試只得暫停。
可這個品種分明好看又好吃,就像母親看著即將夭折的孩子,陳瑛不甘心。好在當時經作所在呂梁開設了農民培訓班,她便給畢業(yè)班學員每人發(fā)了5斤谷種,鼓勵他們試種。
轉圜出現在四年后。1979年,陳瑛到呂梁交口推廣高產又抗旱的“晉谷10號”。她驚喜地發(fā)現,那里竟然種著成片的“晉谷21號”。
次年,隨著瑞毒霉的進口,谷子白發(fā)病得到了有效抑制。時機來了,陳瑛立馬決定,重新申請省級區(qū)試,但卻未達到山西省劃定的10%的審定標準。
陳瑛依然不灰心。她背起谷子到山西省種子公司,要給“晉谷21號”求得一次審定的機會。1991年,歷經無數波折的“晉谷21號”終于通過了山西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的審定,而這距離它“誕生”已過去了整整19年。
8年拼搏推動銷售規(guī)模上億
“晉谷21號”通過審定的第三年,22歲的賈景敦開起了米廠。
創(chuàng)業(yè)伊始,賈景敦前往陳瑛擔任技術顧問的經作所米廠取經。那天,他初遇“晉谷21號”,這一見,便成了它的忠實推廣者。陳瑛給他們加工的“晉谷21號”取名“汾州香”,賈景敦以之為榜樣,稱自己加工的“晉谷21號”為“汾都香”。
從家庭小作坊到山西農業(yè)產業(yè)化龍頭企業(yè),賈景敦一路拼搏。
在“小雜糧王國”山西,作為“百谷之長”的小米是鄉(xiāng)土的根與魂,讓當地人接受一種小米新品,難度并不大。賈景敦最初騎著摩托車四處送米,很快換成了四輪車,又過了一陣,再次變?yōu)槎治辶狻0殡S交通工具的升級,汾都香也在呂梁、太原等西北地區(qū)推廣開來。
賈景敦希望將汾陽小米賣向全國。2004年,他勇闖深圳。憑借不屈不撓的精神,“大齡深漂”賈景敦帶著“晉谷21號”在深圳艱難卻堅定地扎下根來。不久后,他又去了廣東、福建……經過8年的“開疆拓土”,終于,他搭建了汾都香全國經銷體系,銷售規(guī)模也攀升到了億元級別。
“汾都小米”終獲廣泛認可
2016年,賈景敦的女兒賈雅楠在拼多多上開了店。在她“打地基”的2017年到2018年,正值拼多多平臺規(guī)模快速增長時期。受益于“拼購+產地直發(fā)”的平臺模式、“農產品零抽傭+百億補貼”的政策扶持,她發(fā)現,一個超越想象的市場似乎就在前方。
在這里,出眾的米色、濃稠的米油、清新的米香成為用戶交口稱贊的優(yōu)點。最初是幾百條好評,接著發(fā)展到幾千、上萬條。至今,一款銷售當季新小米的鏈接,光好評就有“10萬+”。
從品種繁育、基地種植、工廠加工到線上銷售,打通整條產業(yè)鏈后,這對“父女兵”夯實了優(yōu)勢壁壘。而訂單全面爆發(fā)出現在2020年,日均拼單量很快從幾千上漲至幾萬。“那年‘雙11’,我們在拼多多上賣了10萬單。”賈雅楠說,目前公司六成銷量都依靠電商。
今年以來,為幫助農業(yè)科技成果有效對接國內大市場,拼多多增大投入,加快農業(yè)科研成果從樣品到產品到爆品的轉化。作為重點扶持對象之一,“晉谷21號”持續(xù)熱銷。在第四屆超級農貨節(jié)上,汾都香黃小米更是一舉奪得“非水果農產品暢銷榜”第四名。
“做農業(yè)不容易。但想想溝壑縱橫、干旱貧瘠的條件卻能孕育出如此優(yōu)質的谷子,它的存在便是大自然對我們的鼓勵。”汾都香種業(yè)公司負責人李文忠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