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以來,湖南省林業產業繁盛如歌。從1884億元到5405億元,過去10年湖南省林業產業總產值增長187%。10年來,油茶、木竹、林下經濟、花卉、森林康養與旅游等五大千億級產業厚積薄發,蓄勢崛起,成為湖南全域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重要支撐。
千億級產業彰顯綠色發展底蘊
2021年,湖南林業產業總產值達5405億元,同比增長5.9%,相較于2020年同比1.47%的增速有較大回升。
10年來,湖南全力打造油茶、木竹產業、林下經濟、花卉、森林康養與旅游等五大千億產業。目前,湖南省油茶產業發展持續領跑全國,全省油茶林面積2277.5萬畝、茶油年產量41.4萬噸、茶油年產值688.1億元,三項指標均居全國第一。湖南省竹木產業已初步形成“桃江竹筍、綏寧竹木滑板”等5個“一縣一特”竹木產品品牌,產值累計達1298億元。“靖縣茯苓”“新化黃精”“通道黑老虎”“慈利杜仲”等享譽國內外的湖南特色品牌,助力全省林下經濟年產值達到494億元。
經過不斷提質升級,湖南還形成了“百里花木走廊”等花木產業帶,帶動全省花木產業年產值達到630億元。通過舉辦“洞庭湖國際觀鳥節”“張家界森林保護節”“湖南生態旅游節”等節事活動,湖南實現森林旅游與康養綜合收入1206億元。
“成就顯著,來之不易。”湖南省林業局負責人說??v向探究10年來湖南省林業產業的成績單,看看湖南做了哪些“功課”?
立足優勢謀發展多措并舉強產業
含金量十足的全方位政策支撐,是湖南林業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大禮包”。近年來,《湖南省財政支持油茶產業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措施》《湖南省油茶產業發展專項資金管理辦法》《關于加快推進竹產業創新發展的意見》《湖南省林下經濟示范基地認定管理辦法》等文件陸續印發,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林業產業發展,主要領導親自研究謀劃相關重點工作,明確千億級產業的發展定位、戰略路徑,整合各類相關專項資金,強調協同作戰,政策落實注重與行業部門的專項工作方案銜接融合,在政策支撐上形成了齊抓共管的合力與共識。
湖南油茶、瀟湘竹品、新化黃精、芷江白蠟、石門林蜂、通道黑老虎、慈利杜仲、桃江竹筍……湖南有著眾多“珍寶”。為提高這些“珍寶”的知名度和市場占有率,湖南大力推進品牌建設。以“湖南茶油”公用品牌為引領,地方區域特色品牌、企業知名品牌為一體的茶油品牌體系初步形成。目前,湖南全省已有45家企業的95款產品獲“湖南茶油”公用品牌使用授權。新化黃精”“芷江白蠟”等林業特色品牌建設持續推進,聯合中國建設銀行湖南省分行在善融商城App開設“湖南林特產品館”,為湖南特色林產品拓寬了銷售渠道。
品牌產品能在市場一路長虹的根基一定是過硬的產品質量,湖南林產品的市場聲譽正是在不斷地強化質量建設和品質提升中得來的。據介紹,僅2021年,湖南便完成了1180批次茶油、油茶籽、竹筍等七大食用林產品及產地土壤中理化性能、農藥殘留、重金屬指標的監測和檢測,開展了野生有毒蘑菇等野生植物危害防控工作,全省食用林產品總體合格率95.4%。
林業產業建設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內容繁雜、涉及面廣。湖南省集中有限的資源精準推進重點工作落實落地,示范帶動全產業鏈協同發展。
找準特色,集聚發展。湖南開發了一批適度規模、標準統一的優勢產區。首先是促進區域特色林業產業形成適度的規模,一方面調動小農戶的生產積極性,一方面鼓勵像“大三湘”這樣的龍頭企業探索推行100—300畝適度規模的油茶莊園等組織模式。
林業企業還有許多分散、零散的中小企業,先進的技術裝備無法采用、規模效益無法體現,通過建設園區,加強用地規劃和投資引導,有利于規范企業發展、增加稅收、實現產業升級。
做強龍頭,做大品牌。龍頭企業既是開拓市場的主力軍,也是科技創新的主體。湖南林業產業線長面廣、經營分散,若沒有龍頭企業帶動難以做大做強。湖南省林業局引導同行業、同類型企業合并重組、抱團發展,將現有的660家省級林業產業龍頭企業作為培育重點。同時,延長產業鏈,充分發揮龍頭企業的輻射帶動作用,培育了一批小而強、小而精、小而特的中小企業。特別是把品牌建設放在戰略層面來考慮,夯實品牌發展基礎、鼓勵企業爭創品牌、極力打造公用品牌、做好品牌展示推廣、講好林產品品牌故事。
在生態文明建設和綠色發展的大背景下,湖南林業產業與時俱進,走出了一條理念、路徑和體系不斷優化升級的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