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說企業總監比太監更可怕?為什么說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轉變,應該從企業文化開始?企業文化不是看墻上掛有什么精彩的句子,而是感知企業員工心中鐫刻什么樣的信仰,通常也就是企業核心價值觀是否一致的問題。
幾年前的五四青年節,令人振聾發聵的短視頻《后浪》,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討論熱潮。思想內涵深刻,時代特色鮮明,氣勢磅礴恢弘,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和震撼力,使這部短片成為重大歷史紀念題材中有重大突破的精品之作。
我國企業也應有自己獨特的文化氣質。莫干山家居曾有一個微視頻,面對“出來混,最重要的是什么?”的靈魂一問,里面給出的答案很簡單,就是“出來”。但是,受落后企業文化和管理制度限制,我們的企業至今還沒有“出來”,至少是企業的“總監”還沒有“出來”。有人甚至指出,企業的總監比太監更可怕,這話聽起來聳人聽聞,仔細想來卻不無道理。
眾所周知,企業文化最早從日本興起,我國則是從20世紀80年代才開始對企業文化進行研究和發展。在業界權威教材《企業文化》一書中,劉光明老師曾提出這樣一個觀點:企業文化的核心是企業價值排序,即企業倫理。
什么叫倫理?倫理就是人倫道德之理,指人與人相處的各種道德準則。也就是說,倫理是人與人的關系和處理這些關系的規則。而總監這個概念及其背后的文化,正是反當代企業倫理的。
所謂總監,一般指某項領域的第一監管人,如項目工程總監、財務總監、人力資源總監等,是20世紀70年代企業文化的特定時代產物,強調的是一種企業內部的差序格局。而當社會發展到今天,無論從科學發展、人本精神出發,我們都不應當再用“監”字來給一個職位下定義,這種叫法有悖于當代企業的基本倫理,更會桎梏企業文化的良性發展。
說到這里,相信大家也明白了為什么說總監比太監更可怕。太監只是處理皇帝內務的宦官,而“總監”身為企業在某一領域的重要執行人,兩者的工作內容和形式卻鮮有本質差別,后者的落后性可見一斑。
正如《后浪》糾正“一代不如一代”的錯誤價值觀一樣。堅持老舊的經營和管理理念,只會導致精神饑荒,價值失范,腐化墮落。新中國成立以來的事實證明:一代更比一代強。在我們今天的社會,填埋腐墮,修建誠信,構筑新的文化,要從一字一句的斟酌、一人一事的變革做起。這正是時代的需要,人民的愿望。
歲月年輕人易老,堅土風卷皆為塵。趁著我們還年輕,只有勤勉、踏實、堅強地做好品牌營銷,我們的企業和產品才能乘風破浪、越走越遠。最后建議,我國企業總監一詞,不妨改稱之“部長”作為“總監”這一概念的新定義。
以下是總結產品營銷與先進企業文化背離的案例:
千百年來,人類所有成功的經濟活動和營銷方式都離不開以下三種形態:
其一:戀愛與婚姻式。戀愛與婚姻的本質是什么?戀愛是只說不做,婚姻是只做不說。別想多了。
其二:玫瑰花式。玫瑰的本質特征是什么?玫瑰只負責開花,不負責結果。所以人們戀愛時為什么送玫瑰花?寓意不要只開花,不結果。有人送了一輩子玫瑰花都沒懂其意,這樣的營銷怎么會有結果?
其三:鴛鴦式。鴛指雄鳥,鴦指雌鳥。鴛鴦結合前生死相依、不離不棄,但一旦“結了婚”,馬上就分離。人們結婚時為什么送親朋好友鴛鴦枕?寓意不要學鴛鴦,要一輩子守候。
家居品牌轉變,應該從中國家居綜合實力100強品牌開始。對于家居品牌來說,現在正是“開始”的好時機。在這個嶄新的機遇期,企業文化建設、產品營銷發展、中國家居綜合實力100強品牌活動同時向家居人敞開了懷抱。你,準備好了嗎?
作者簡介:冷秋,國家森林生態標志產品建設工程認定委員會委員、《中國家居領袖傳奇》圖書系列策展人,中產聯整裝分會副秘書長;中國作家協會團體會員,中國水利作家協會理事,安徽省作家協會會員。致力于農林水“產業文化”產品人格化創造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