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江陰市北枕長江、南臨太湖,擁有35公里長江深水岸線,生態資源豐富,生態開發潛力巨大。作為自然資源領域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試點城市之一,江陰不斷探索新增建設用地出讓附帶生態券的創新機制,推動國有資產保值增值。
江陰市建立以生態券為核心的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就是明確了占用生態空間必須購買生態“糧票”,構建以“開發者受益、使用者付費、破壞者受罰”為利益導向的生態用地占補平衡制度。
根據《江陰市生態券交易管理辦法》,江陰將1畝林地產生的生態調節服務價值設定為1個標準生態券,統一以“綠元”為單位,并建立不同地類之間的生態券換算體系。以林地生態價值為參照,其他地類按其生態價值可折算為相應的生態券價值。生態券可以通過各類國土空間整治修復獲取,還可以在市場上流通交易,以此調動全社會參與生態文明建設的積極性。目前,1個綠元生態券的交易價格為3萬元。
目前,江陰已接連在敔山灣區域64號地塊、青陽金橋小學西側地塊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出讓過程中完成了生態券的交易,總價值263.66萬元。一張張生態券盤活了土地資源,更帶動了“綠水青山”和“金山銀山”的良性互動。
上一篇:全球生態治理的中國貢獻
下一篇: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