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海淀區采取四項舉措積極打造生物多樣性綠色空間。
一是拓展綠色空間。十三五期間持續深化和推進新一輪百萬畝造林、留白增綠、小微綠地、城市森林建設、濕地生態修復等工程,新增林地綠地1284公頃。截至2020年底,城市綠化覆蓋率51.22%,森林覆蓋率35.78%。
二是強化資源保護。成立區級野生動植物保護中心,強化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監測,組建野生動物保護處置行動隊,加強與社會公益組織和機構的合作,進一步加大對野生動植物的保護和救護,累計觀測野生動物316萬余只,救助野生動物342只。
三是突出生態治理。全市首批生物多樣性保育小區試點落戶蘇家坨鎮平原生態造林地塊。增加食源、蜜源植物,設置小微集雨濕地、生態保育小區、本杰士堆、生態島等,營造鳥類和小動物棲息地,豐富生物多樣性。截至目前,全區濕地面積達1417.43公頃,劃定了自然保護地3處,共3361.8公頃。
四是監測生物物種。轄區內共有野生植物614種,包括水杉、野大豆等國家級保護名錄物種;鳥類470種,約占北京市種類數量的近90%;哺乳動物、兩棲爬行動物各10余種。近日,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豹貓首次在海淀西部山區被紅外相機監測到。
上一篇:浙江開化多措并舉保護古樹名木
下一篇:通遼構筑草原綠色生態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