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水利史,半部文明史。作為合肥通往長江的唯一要道,巢湖的水路交通,以及水產與灌溉之利,滋養孕育了2000余年的合肥城市史。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要以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生態保護紅線、自然保護地等為重點,加快實施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為不斷增強巢湖濕地生態功能,維護濕地生物多樣性,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全國首個兼具生態濕地功能定位的蓄洪區——安徽省合肥市十八聯圩生態濕地蓄洪區目前正在加緊建設。作為巢湖流域水生態修復與治理工程的重要工程,該項目位于南淝河入巢口,總投資達到9.7億元。而就在今年夏天,合肥環巢湖十大濕地全面建成,總面積達到100平方公里,投資近60億元。
合肥十五里河河口濕地項目
11月初,這些都成為合肥入選新一批“國際濕地城市”的靚麗注腳。在中國武漢和瑞士日內瓦同步開幕的《濕地公約》第十四屆締約方大會上,合肥入選“國際濕地城市”,成為全球43個“國際濕地城市”、全國13個國際濕地城市之一。
合肥紅杉林
合肥市林業和園林局濕地管理處處長羅法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合肥已擁有濕地保有量11.82萬公頃,濕地保護率約75%,有巢湖國家重要濕地1處,國家級濕地公園試點建設5處(安徽肥西三河、巢湖半島、肥東管灣、廬陽董鋪、巢湖湖濱),省級濕地公園試點建設3處(巢湖槐林、巢湖柘皋河、肥東龍棲地)。“濕地在維系合肥區域生態安全、提升城市文化品位、改善人居環境、支撐城鄉經濟發展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绷_法龍說,十大濕地的建設將會對巢湖湖體的保護,構建巢湖生態屏障提供支撐。
上一篇:浙江麗水發現16個新物種
下一篇:山西呂梁離石區加強草原生態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