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廣東省韶關市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大抓生態保護,推動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綠色家底”越來越厚實,森林覆蓋率、森林蓄積量、林業用地面積穩居全省前列,先后入選全民所有自然資源資產所有權委托代理機制國家試點和國家林業碳匯試點市,成功創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和國家森林城市。
為深入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下一步,韶關市將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認真落實廣東省委關于深入推進綠美廣東生態建設的決定,堅定扛起生態這面大旗,在保護好韶關綠水青山的前提下,大力推進生態產品價值實現,努力將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
一是以更高標準筑牢粵北生態屏障。以落實綠美廣東生態建設為抓手,深入推進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試點工程,積極推進南嶺國家公園創建,加快丹霞山國家公園創建,結合推進國家儲備林項目建設,管育并重抓好林分優化、林相改善,點線面結合抓好城鄉綠化美化,打造森林城市、森林城鎮、森林鄉村,將韶關建設成為四季如畫、五彩繽紛、人人向往的“天然氧吧”“康養勝地”。
二是以更高水平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堅持把碳達峰碳中和納入生態文明建設整體布局,科學制定路線圖、時間表、任務書,健全工作責任體系、政策體系,構建以“六個一”(一個碳中和研究院、一個碳中和產業園、一個碳中和產業基金、一個碳中和智庫、一個碳中和交易平臺、一個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示范區)為實施路徑的碳達峰碳中和“韶關模式”,全力打造碳達峰碳中和先行示范區。推進生產方式綠色轉型,統籌抓好產業結構、能源結構、運輸結構等優化調整,加快工業企業綠色化改造,大力發展需要山水而不污染山水的產業。
三是以更大力度推動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立足韶關豐富的生態資源、文旅資源,發掘利用好森林旅游、康養、科普、研學和生態的綜合價值,大力發展生態康養、文旅產業和林業經濟、林下經濟,統籌抓好礦產資源開發利用,讓“綠色顏值”和“金色產值”共生共贏。
下一篇:云南退耕還林工程生態效益凸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