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陜西省安康市紫陽縣緊盯生態環境領域突出問題,圍繞群眾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以實干實績推動專項整治走深走實,以嚴實作風整治護航紫陽綠水青山。
一是高位部署,以鐵的責任抓推進。成立問題整治工作領導小組,出臺《紫陽縣污染防治攻堅提標升級工作問效問責暫行辦法》,堅持“三單”落實,“三色”督辦,上下聯動發力,協同部署推進,責任倒逼落實。先后召開聯席會議5次,下發督辦單28份,交辦問題79個,向紀委移送問題線索2件,實現專項整治見真章、動真格、求實效。
二是高標推進,以鐵的手腕抓攻堅。堅持以生態環境質量全市領先為總目標,以結果看擔當,憑實績論英雄,推動全縣污染防治攻堅提標升級。聚焦“著力解決大氣質量改善難度加大”問題,深入開展垃圾秸稈焚燒、機動車尾氣、煙花爆竹燃放、餐飲油煙、道路工地揚塵“五氣共治”??h城優良天數達354天,空氣質量全市排名第四;聚焦“水污染防治新老矛盾交織”問題,投資5200萬元實施漢江氮磷污染防治和3鎮18村污水治理等工程。實施江河視頻監控工程,與萬源市、重慶市城口縣建立了河流聯防聯控機制。漢江出紫斷面水質始終保持在Ⅱ類標準;聚焦“土壤污染防治成本過高”問題,加強耕地安全利用管理,嚴格建設用地準入管理,加強危險廢物安全規范處置,深入開展“掃干凈、擺整齊、改旱廁、清污淤”人居環境整治,農村人居環境質量不斷提升。
三是高質融合,以鐵的辦法抓提升。聚焦“追趕超越、綠色崛起”發展總綱,把生態環境高質量保護與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深度融合,以高水平保護引領高質量發展。深入開展碳達峰行動,堅持降碳、減污、擴綠、增長協同推進。印發《紫陽縣構建現代環境治理體系實施方案》,著力構建黨委領導、政府主導、企業主體、社會組織和公眾共同參與的現代環境治理格局。啟動了第二空氣自動監測站、縣城飲用水水質自動監測站、任河入漢江自動監測站建設,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水平持續提升。
四是高效整改,以鐵的拳頭抓整改。建立書記、縣長任雙組長“1+1+10”整改工作機制,堅持“應急處置與系統治理、短期成效與長期發展、點上整治與面上提升”相結合,主要領導親自督戰抓部署,全力推進蒿坪河流域治理。陳家溝應急治理實驗工程、堰溝河重金屬污染治理工程、明華煤礦覆土復綠工程已竣工。陳家溝典型示范項目、蒿坪河水環境綜合治理項目、蒿坪河水系連通項目扎實推進,蒿坪河流域治理被市治蒿辦年度考核評為“好”等次。
五是高點謀劃,以鐵的措施抓作風。聚焦“勤快嚴實精細廉”作風要求,出臺了《加強作風建設推進高水平保護助力高質量發展二十條措施》《關于推進清廉機關建設的實施方案》《關于強化激勵約束推動作風建設的具體措施》,強化靠實干立身、憑實績說話、用實效檢驗的工作作風。以優服務助力高質量發展,全年完成環境影響報告表審批5個,登記備案184個,促進項目盡快落地達效。以嚴監管保障高標準發展,采取“幫扶化指導+服務型解難”,讓監管執法既有“力度”又有“溫度”。對群眾投訴,堅持有求必應、事不過夜,及時查處、及時回復,有效維護了群眾環境權益。持續深入開展生態環保大練兵,不斷提高監管執法水平,榮獲全市生態環境保護執法比武“集體三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