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內蒙古興安盟堅持把生態建設和保護作為首要任務,圍繞提升草原生態系統多樣性、穩定性、持續性,不斷夯實草原生態家底,寫好綠色發展篇章。
一是充分發揮政策引領作用。興安盟林草局印發了《興安盟“十四五”草原保護修復利用規劃和2023年遠景目標綱要》《內蒙古興安盟森林草原網格化監管體系規劃(2023—2027)》和《興安盟林業和草原局加強草原保護修復工作方案》等重要制度性、政策性文件,為加強草原生態保護,依法推進全盟草原保護建設提供政策支撐。
二是穩步推進種草改良和全盟羊草擴繁工作。為切實做好種草改良及羊草種子繁育示范基地建設工作,確保按時完成年度任務,興安盟林草局制定了《興安盟2023年種草改良及定位上圖工作方案》,編制了林草部門2023年羊草種植工作方案和羊草種子繁育示范基地建設工作方案,并通過嚴把草種關、強化技術關、抓好種植關和落實監管關等一系列具體舉措,穩步開展各項工作。截至目前,興安盟已按國家、自治區要求,完成種草改良148萬畝和4萬畝羊草種子基地建設任務。
三是扎實開展草畜平衡和禁牧休牧工作。自實施第三輪國家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政策以來,興安盟結合各旗縣市實際,科學劃定草畜平衡和禁牧休牧區域范圍。按照劃定情況,興安盟林草局印發《進一步做好草畜平衡和禁牧休牧工作的函》至各旗縣市政府,對發布禁牧公告、草畜平衡區適宜載畜量標準公布、巡查檢查、執法監管等工作提出明確要求;成立巡查暗訪小組,從牧草返青期到成熟期對各地開展草畜平衡和禁牧休牧全覆蓋巡查暗訪工作,并加大執法檢查力度,做好全程記錄,針對發現的問題及時反饋相關旗縣市政府或屬地林草部門,做到實時上報、立行立改,不斷強化全盟草原資源管護能力,鞏固草畜平衡和禁牧休牧工作成果。
四是加大草原生態保護修復宣傳力度。積極動員各地開展宣傳活動,通過懸掛宣傳標語、條幅、警示牌和散發傳單等方式深入宣傳《中華人民共和國草原法》《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破壞草原資源刑事案件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和《內蒙古自治區草畜平衡和禁牧休牧條例》等法律法規,引導全社會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爭做生態文明建設的實踐者、推動者。
下一步,興安盟將以加強草原資源保護為核心,以完善草原保護修復制度為主線,以草原生態修復工程為抓手,持續加強草原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實現草原生態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