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與來自斯洛文尼亞等15個中東歐國家林業主管部門2日通過聲明,將進一步加強林業合作,促進林業生物經濟發展,為緩解氣候變化,實現全球森林目標和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作出貢獻。
這是記者從2日召開的第三次中國-中東歐國家林業合作高級別會議上了解到的。
這份名為中國-中東歐國家關于林業生物經濟合作的北京聲明指出,中國與中東歐國家在森林資源管理、木材加工、木結構建筑等領域各有特點和優勢,在林業生物經濟各領域的合作具有巨大潛力。各國承諾,將充分發揮中國-中東歐國家林業合作協調機制作用,基于自愿原則,采用加強林業主管部門政策交流,開展聯合研究、創新和產品研發,促進林產品貿易與投資,加強林業教育、技能培養和技術交流,促進企業間合作等方式,推動在可持續和多功能森林經營、木材及木制品加工、生物質能源、林產化工、制漿造紙、非木質林產品、林源生物制藥和森林旅游等領域加強合作,并呼吁開展強有力的跨國家、跨部門合作,包括國家林業主管部門、私營部門、非政府組織、學術機構、國際組織等,加快提升林業生物經濟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作用。
此次會議是落實今年2月中國-中東歐國家領導人峰會成果的具體行動。中國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局長關志鷗在會上說,發展生物經濟,推動綠色低碳循環發展,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也是國際社會的共同期待。中國實施重點生態工程,科學開展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森林資源持續增長,森林面積達到2.2億公頃,有力改善了中國生態環境,也為維護全球生態安全作出了積極貢獻。中國堅持科學合理利用森林資源,大力發展竹產業、木本油料、林下經濟等綠色富民產業,助力實現生態美、百姓富。未來,中國將加快發展生物經濟和生物技術產業,努力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