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林業資源培育及高效利用技術創新”重點專項是“十三五”我國林業科技創新的重要戰略部署,以支撐國家木材安全、生態安全、綠色發展和“三區”(山區、沙區、林區)經濟發展為目標,確定速生用材、珍貴用材、工業原料等樹種為對象,按照產業鏈布局創新鏈、一體化組織實施的思路,從基礎研究、關鍵技術創新與區域技術集成示范3個層次,共部署14項重點任務,涉及26個項目。
5年來,主要工業原料林高效培育和加工技術取得了重要進展,多項成果已在我國生態建設中廣泛應用。本期專欄推介的杜仲良種規模化繁育集成技術、高品質生漆及功能涂料精深加工技術均屬“工業原料林高效培育和增值加工技術集成與示范”項目,為增加我國工業原料林資源總量、推進工業原料林產業轉型升級提供技術支撐。
杜仲良種規模化繁育集成技術
目前,我國杜仲良種主要通過嫁接技術繁育,砧木選用杜仲實生苗。針對杜仲砧木苗育苗播種效率低、育苗成本高、嫁接技術等問題,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泡桐研究開發中心研究提出杜仲良種規模化繁育集成技術。通過實際應用,支撐了全國杜仲產業種植基地建設90%以上杜仲良種苗木的供應,全面提升了我國杜仲良種規模化繁育技術水平。
該成果創新杜仲規模化機械化高效播種育苗技術,使播種效率大幅提高。一臺播種機相當于1050人的播種速度,場圃發芽率比人工播種提高120%,種子和播種成本降低77.7%。同時突破杜仲良種規模化嫁接繁育關鍵技術,集成嫁接時間、嫁接方法、接芽包扎方法優化、大規模接穗采集運輸與保鮮冷藏、剪砧、抹芽及水肥調控等技術,使杜仲良種規模化嫁接成活率達95%。
該成果適用于地勢平坦的平原地區,已在安徽蒙城、河南鄢陵、河南商丘等地建立杜仲良種繁育基地5500畝,繁育良種苗木4000萬株。
高品質生漆及功能涂料精深加工技術
我國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生漆的國家,也是最主要的產地。湖北省利川市德隆生漆科技有限責任公司、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林產化學工業研究所通過集成錐式離心分離、錨式高速攪拌和加熱螺旋攪拌混溶等技術,提高漆酚分離、生漆混合和脫水效率,解決了原料生漆因種類、氣候、貯存等條件產生的品質問題,獲得高品質生漆產品。
該成果通過對生漆分子結構、組成與生漆成膜速度、性能等內在規律的研究,開發了工業防腐涂料、建筑用涂料和木器生漆涂料等系列產品,其中船用生漆功能涂料性能指標達到高度防腐水平,仿古建筑專用生漆涂料調制方法技術在推廣應用中與傳統工藝相比,產品節能效率提升62.37%,平均增值7.34%。可使加工過程漆酚的回收率提高15%,能耗降低18.5%,生漆的資源利用率提升41%。該技術目前居于國際領先水平,為我國漆樹產業的升級提供強勁動力。已在湖北恩施建立一條年產量500噸的生漆涂料調制示范生產線,開發的產品在上海、江蘇、湖北等地應用。
上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