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動手指,即可為減碳貢獻力量,還能收到林業碳票認購電子憑證。”近日,湖北省宜昌市城區居民王先生通過“宜林碳惠”小程序,購買88元的“個人捐贈碳中和”,以此抵消日常通勤、生活用電產生的碳排放,邁出“零碳生活”第一步。
林業碳票作為林地碳減排量收益權的憑證,相當于森林固碳功能可交易、質押、抵銷的“身份證”。據宜昌市林業和園林局信息,自6月初“宜林碳惠”微信小程序上線以來,市民及各類單位積極參與碳中和,通過線上平臺認購林業碳票碳減排量4847噸,總金額達40.52萬元。
兩個多月前,宜昌首批市級林業碳票在長陽簽發,同期“宜林碳惠”林業碳普惠平臺正式上線。6月5日上線當日,便有市民踴躍認購。6月25日,湖北省首個大型活動碳中和指導意見在宜昌發布,明確對200人以上大型活動的碳排放場景進行細致劃分,并提出核算標準。該意見的落地,為“宜林碳惠”平臺碳票拓展了新應用場景,推動線上碳減排量從“數字”走向“現場”。
17天后,依據該意見實施的首個“零碳”大型活動落地。7月12日,百里荒第九屆帳篷露營季舉行,主辦方通過“宜林碳惠”小程序,針對1000人規?;顒樱怂愠?4.78噸溫室氣體排放總量,花費2127.36元購買碳匯,獲宜昌市林業科學研究所核發的電子版《碳中和證書》?;顒蝇F場,部分市民游客也通過張貼的告示和二維碼主動認購林業碳票。
“宜林碳惠”小程序設有六種碳票認購方式,包括零碳活動、零碳旅游、零碳單位、個人碳中和、替代義務植樹、碳匯司法。其中,市民可通過認購碳票實現個人碳中和、替代義務植樹、零碳旅游;單位企業可借此實現零碳活動、零碳單位;碳匯司法則成為生態環境損害替代修復和賠償的重要途徑。
宜昌市林業和園林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林業碳票將“看不見”的森林固碳能力轉化為可交易、可核銷的“碳資產”,既讓市民能以“掃一掃”方式參與降碳,又為山區林農開辟“賣空氣”增收新渠道。隨著大型活動碳中和機制落地,碳票將成為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及個人履行減排責任的標準化工具,進一步放大生態價值、撬動綠色消費,實現“護林”與“富民”雙贏。
上一篇:沒有了
下一篇:云南寧洱完成100筆碳匯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