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至27日,主要報道世界各地文旅話題的哈薩克斯坦TRUAN電視臺攝制組,應邀從新疆霍爾果斯公路口岸入境。在為期10余天的采訪中,攝制組先后走進新疆伊犁哈薩克自治州霍爾果斯市、新源縣、尼勒克縣、鞏留縣和伊寧市,以旅行者的視角,記錄了新疆之行迷人的風景與溫暖的故事。
用鏡頭記錄伊犁,讓鄰居越走越近
從到中國的第一天起,哈薩克斯坦TRUAN電視臺瑪蒂娜·阿詩洛娃的相機記錄著一路的風聲、雨聲、歌聲,無論是在車上,還是行進中,拍攝從無間斷。
在新源縣的那拉提草原,瑪蒂娜·阿詩洛娃與游客們共舞,感受新疆哈薩克族牧民的熱情;在尼勒克縣的唐布拉草原,走進深山里的蜂農家,傾聽養蜂人的故事;在伊寧市的喀贊其,跟著維吾爾族大姐們學習制作馕,感受美食的快樂……
在伊寧市的喀贊其景區,瑪蒂娜·阿詩洛娃感嘆隨處可見的百年民居,均得到有效保護。
瑪蒂娜·阿詩洛娃說:“發展旅游成為保護古民居最有效的方式,更讓當地民眾在家依托旅游創業,提升自己的生活條件。”
在此之前,瑪蒂娜·阿詩洛娃為制作旅游欄目已去過30多個國家和地區,此行伊犁,她想打出心中最高的五個星。
一般游客都會對各地生態環境和名勝古跡印象深刻,但最讓瑪蒂娜·阿詩洛娃難忘的是與游客體驗的過程。
“我能夠感受到伊犁人的熱情,相信我的鏡頭可以把這份熱情傳遞給哈薩克斯坦的觀眾。”瑪蒂娜·阿詩洛娃說。
2024年,將是中國的哈薩克斯坦旅游年。瑪蒂娜·阿詩洛娃期待今年能用自己的節目為更多哈薩克斯坦民眾走進中國助力。
瑪蒂娜·阿詩洛娃說:“中哈兩國是近鄰,民眾需要多走動、多聯系,民間交往頻繁了,兩國關系就會越走越近。”
去瑞士,不如考慮去伊犁河谷
“那拉提、唐布拉和恰西,與瑞士的風光一樣好看。”在恰西拍完一組圖片,哈薩克斯坦TRUAN電視臺記者阿力別克·別格力諾夫說。
別格力諾夫曾經到訪過北京、上海等城市,此次伊犁之行,他興奮能看到天山的另一面。
十天的行程中,別格力諾夫關注伊犁河谷的高速公路、旅游公路,服務區功能等公路交通,以及旅游基礎設施。幾乎每到一處,他都會向來往的游客詢問和了解在伊犁旅游的感受。
在新源縣的那拉提草原,他的鏡頭追隨著盤旋在空中的雄鷹、馳騁在草原上的牧民,漫步在牧場上的牛羊,甚至是花叢中飛舞的蝴蝶。
在鞏留縣恰西草原的山谷,別格力諾夫趕上一場婚禮,見證了一對新人的甜蜜與幸福,在他眼中,這樣的天山生動又可愛。
在伊犁拍攝期間,別格力諾夫逐一嘗試著騎馬、劃船等各類體驗項目,實時記錄著旅游線路和體驗項目的感受。“伊犁河谷擁有雪山、森林、湖泊、草甸、河流等眾多豐富的生態資源,這些生態資源被投入高標準的旅游基礎設施,尤其是那拉提景區,我認為并不遜色于歐洲的瑞士。”
用鏡頭記錄真實的新疆
美食,是此行伊犁中,繞不開的話題之一。
“伊犁的哈薩克族民眾喜歡喝加鹽的奶茶,喜歡用筷子吃手抓肉,相信哈薩克斯坦人會覺得這很有趣。”哈薩克斯坦TRUAN電視臺記者帖木爾·博沙耶夫說。
酷愛美食的博沙耶夫此行用舌尖記錄著新疆伊犁的美食。“伊犁人的美食很有趣,一張餐桌上,可以有包爾沙克奶茶、錫伯大餅和紅豆腐,這些天,我在不知不覺地融入伊犁豐富的美食文化。”
在伊寧市的喀贊其景區,當博沙耶夫品嘗到烏孜別克族手工冰淇淋后,驚嘆于這樣的美食能在伊犁傳承百年。“從這種古老的味道中可以感受到伊犁人百年前的生活物資就非常豐富,伊犁美食文化資源非常深厚。”
除了美食文化資源,伊犁本土的藝術文化資源也成為博沙耶夫的興趣點。
在伊犁州歌舞劇院,博沙耶夫完整地錄制了民間舞蹈《黑走馬》和傳統民樂的演奏,計劃將中國哈薩克族的傳統文化藝術介紹給電視臺觀眾。在伊寧市喀贊其民俗旅游區,帖木爾·博沙耶夫跟著舞者們的動作,沉浸于鏡頭里的畫面,尤其對在伊犁州歌舞劇院觀看的《解憂公主》充滿興趣。
“新疆伊犁是個有趣的地方,我們看到各個民族都跳著哈薩克族的黑走馬、維吾爾族的頂碗舞,以及俄羅斯族和塔塔爾族的舞蹈,這種相互融入的場面,成為我鏡頭中獨特的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