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步測算,三明市人工商品林1100萬畝,約400萬畝可開發成林業生物資產票據,價值超過200億元
“林票2.0”是在吸納“林票1.0”探索經驗基礎上打造的一種創新性林業資產憑證,已體現出示范作用
有了“林票2.0”,就可以嘗試多渠道融資,為多造林、造好林解決資金難題
冬日暖陽照在山頭,杉樹、竹子隨風輕輕擺動。
地處閩中山區的福建省三明市森林覆蓋率超過70%,有“中國綠都”之稱。近年來,三明先行先試為全國林業改革發展積累經驗。
為突破林權難流轉、森林資源難變現、集體林質量難提高等問題,三明于2019年率先啟動林票制度改革試點,鼓勵國有林業企事業單位將合作共有的林權份額化、價值化,制發成可流轉、質押的收益憑證(以下簡稱“林票1.0”)。
2023年9月,中辦、國辦印發的《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方案》提出“鼓勵探索林權資產折資量化的林票運行機制,增強森林資源資產對社會資本的吸引力”的創新要求。
同年底,三明市在探索完善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上再進一步。當地創設林業生物資產票據(以下稱“林票2.0”),并在第十八屆海峽兩岸(三明)林業博覽會上首發,為社會資本直接投資林業、加快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探索了新路徑。
破瓶頸林票“升級”
“林票1.0”將國有單位與林農、村集體合作經營林地的林木折資量化,有效破解了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后林地碎片化、經營效益低、林業融資難的問題,助力林農增收、林業增效。由此,林票變成了“綠鈔票”,樹林成了“活銀行”。
“拿著林票就像有了原始股。”64歲的三明市沙縣區夏茂鎮梨樹村村民洪集體告訴記者,當地國有林場包下管理林地的任務,砍伐后還將以每畝13立方米的出材率保底收購,“收益比自己管理多了近一倍。”
三明沙縣富口鎮白溪口村村民楊孫忠與國有林場簽訂了124畝林地的合作經營協議,并獲取相應價值的林票。興業銀行三明分行主動上門,向其發放149萬元貸款,用于購買苗木擴大生產。
數據顯示,目前三明市累計制發林票總額7.28億元,惠及7.8萬人,全市11個縣(市、區)411個村開展“林票制”改革試點,試點村每年村集體增收5萬元以上。
三明市林業局局長陳平介紹,由于“林票1.0”是非標準化金融產品,存在流通性不足、市場化交易難等問題,只能在村民之間流轉,無法在交易場所交易。
為破解這些瓶頸,三明市借助滬明對口合作機制,引入上海交易集團的專業力量,通過開展森林資源要素化、資本化、金融化的創新研發,形成了“林票2.0”,將森林經營主體全部的林木資源折資量化形成電子化資產憑證,可交易、流轉、質押,也可由金融機構或資產管理機構通過信托計劃或資管計劃認購。
2023年11月6日,“林票2.0”在公開登記系統和福建沙縣農村產權交易系統發布、掛牌,涉及沙縣、將樂、建寧3個縣(區)、4928畝森林,總金額2104萬元。初步測算,三明市人工商品林1100萬畝,約400萬畝可開發成林業生物資產票據,價值超過200億元。
四大創新示范作用
受訪者認為,“林票2.0”是在吸納“林票1.0”探索經驗基礎上打造的一種創新性林業資產憑證,已體現出示范作用。
開發流程標準化。現階段,“林票2.0”將標的資產確定為距離主伐年限5年左右的杉木人工商品林。各類森林經營主體提出申請,林業和不動產登記部門分別核實資產狀況,通過林業生物資產票據公開登記系統進行信息登記和公示后,創設生成電子化資產憑證,實現標的標準化、平臺標準化以及流程標準化。
管理規范化。三明市市長李春介紹,當地多部門聯合制定了《三明市林業生物資產票據管理辦法》,福建沙縣農村產權交易中心制定流轉、交易等具體規則,對林業生物資產票據的創設、流轉、交易、質押、注銷、管理和監督等進行規范管理。
林業生物資產金融化。編號為“001”的“林票2.0”,由三明市沙縣區國有林場有限公司創設,項目總面積為1688畝,總蓄積量達到28954立方米。興業銀行已將這張票據認定為可接受押品,并對其授信800萬元。
社會資本投資便捷化。“造林綠化投資大、周期長。作為國土綠化‘主力軍’,過去我們資金有限。同時,一些有意進入林業的社會資本卻因渠道少而苦惱。”三明市沙縣區國有林場有限公司總經理陸江妹說,有了“林票2.0”,就可以嘗試多渠道向社會進行融資,為多造林、造好林解決資金難題。
興業銀行三明分行綠色金融部負責人林彩霞說,“林票2.0”建立了林業生物量自然增長與金融投資產品內在價值同步增長機制,進一步打破了森林資源流通性差的壁壘,為社會資本投資林業提供了新途徑。
擴大試點提升附加值
近年來,木材價格走低,“林票2.0”的經濟價值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影響。業內人士建議進一步增強社會資本對林業發展的認可度和投資信心,助力其便利高效“進山入林”。
推動“林票2.0”上市交易。福建沙縣農村產權交易中心交易部經理詹光丹建議,借助滬明對口合作機制,盡快構建整個經營周期的林業生物資產票據收益曲線,將生物量增長通過曲線平推的方式進行合理評估,并向省級金融監管部門申請批準為新的交易品種,推動“林票2.0”實現市場交易。同時,應研究實行政策性疊加保險,提高林業生物資產的森林保險保額,降低市場風險。
擴大“林票2.0”試點范圍。陸江妹建議擴大制發規模,強化森林資源管理,提升林分質量,探索拓展制發樹種,加強政策宣傳培訓,推動國有林業單位積極創設“林票2.0”,引導將其現有林票逐步轉化為“林票2.0”。
提升“林票2.0”附加值。三明市林業局林改科科長武輝建議,推動林下經營權確權登記,盤活林下經營空間,通過“公司+基地+農戶”等模式引導林企、林農等各類經營主體種植靈芝、黃精等林下經濟作物,提升“林票2.0”經濟價值。
“建議探索碳匯增益,健全林業碳匯計量監測體系,爭取將三明市林業碳匯計量方法學等核算成果納入國家級、省級地方標準,通過附加林業碳匯拓寬增值渠道。”武輝說。
下一篇:黃溪坑村吃上了“生態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