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體林權改革涉及全國2600多個縣,1億多農戶。對于鞏固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促進農民就業增收、建設生態文明、推動綠色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方案》明確,到2025年,基本形成權屬清晰、責權利統一、保護嚴格、流轉有序、監管有效的集體林權制度。進一步發展林業適度規模經營,不斷促進森林資源持續增長、森林生態質量持續提高、林區發展條件持續改善、農民收入持續增加。
在國家林草局今天(18日)上午舉行的2024年第二季度例行發布會上,發改司司長王俊中介紹,國家林草局正著力破解制約集體林業高質量發展的重點難點問題。比如,支持發展家庭林場、村集體林場、股份合作林場等規模經營主體,解決林地分散經營難問題。對林農小額采伐實行告知承諾制審批,對短輪伐期用材林、工業原料林皆伐作業試行按面積審批,解決采伐審批“繁、慢、難”問題。
同時,指導福建三明、江西撫州、山西晉城、吉林通化、安徽宣城、四川成都、浙江衢州等7個試點市大膽探索創新,及時推廣好經驗好做法。例如,撫州開展林地延包試點,讓林農提前吃下“定心丸”。成都開展林業生產經營服務設施用地政策試點,在風險可控前提下強化林業產業發展用地保障。安徽宣城推進“小山變大山”試點,整合分散林地,釋放規模效應。
王俊中介紹,福建三明是集體林權制度改革重要策源地,也是全國林業改革發展綜合試點市,長期為深化集體林改當先鋒、打頭陣,探索形成了一批創新經驗。
他說,三明市探索“數據整合共享+高效便民服務”,創新林權登記管理機制,將全市34萬宗林權登記存量數據全部導入不動產登記系統并整合上圖,實現“一個平臺、一套數據、一張圖”管理。推進登記辦證“一站式”辦理,實施林權地籍勘驗全免費。原來進行地籍調查,林農每宗地至少要花600—1000元,現在完全免費。
三明市還探索“林權收儲擔保+金融產品創新”,全市成立12家林權收儲機構,提供林權抵押貸款擔保服務。全市林權抵押貸款余額57億元,其中收儲擔保貸款18億元。推出符合林業特點的長周期、低利率金融產品“林權按揭貸款”,貸款期限最長可到30年。2024-04-
“場村合作+林票”也是三明市的一項發明。王俊中介紹,三明市建立了國有林場經營性收入激勵機制,引導國有林場與村集體、農戶開展合作經營。國有林場制發林票,將合作經營中的村集體和村民收益折股量化,實行定期分紅、到期兌現、兜底回購,全市已制發林票6億元,惠及林農7.8萬人。
此外,“放寬限制+簡化審批”“森林可持續經營+林下經濟+林業碳票”“一帶三執法+一站式服務”,放寬了林木采伐蓄積量、年齡、坡度、指標等限制,林農申請采伐成本降低了50%左右。發展林下經濟,帶動近23萬林農就業增收。在林業站設立“林農之家”服務窗口,林農不出鄉鎮就可辦理各類審批事項。
國家林草局此前公布的數據顯示,我國集體林地面積25.68億畝,約占我國林地總面積的60%。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完成了“明晰產權、承包到戶”,截至目前,全國發放林權證1億多本。
通過林改,全國培育家庭林場、專業大戶、林業合作社等林業新型經營主體近30萬個。集體林地產出每畝約300元,比林改前增長3倍多。全國林業產業總產值超過8萬億元,部分集體林業大縣農民一半以上收入來自林業。
上一篇:龍江森工搭建中藥材產業一體化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