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現在就要趕到基地去,看一下藥材的種植情況?!倍盏脑绯?,天灰蒙蒙的,空氣中彌漫著刺骨的寒意。
告別曾經的“冬閑”傳統,如今的苗侗大地仍是“熱氣騰騰”的繁忙景象,以往的“冬閑”正被眼下的“冬忙”代替。
在湖南省靖州苗族侗族自治縣渠陽鎮三和村馬園萬畝中藥材示范基地,負責人陳貴明一早就趕到了現場,忙著查看項目進展情況。“當前是基地百草園中藥材移栽前的關鍵時期,選品種植、起壟、撒底肥等工作都尤為重要,影響著中藥材種植的生長與品質?!标愘F民介紹,百草園面積約一百畝,將分片區種植觀賞類中藥材,拓寬基地“中藥材+”的發展路子。
在陳貴民看來,冬日的基地或許溫度沒有夏天那么火辣,但是“熱度”卻是毫不遜色的。
山林間,“土疙瘩”的茯苓在地下茁壯成長;金絲皇菊在陽光滋潤下競相綻放,不久前喜獲豐收;鐵皮石斛如同翠綠的藤蔓,纏繞在樹干之上。陳貴民介紹,“我們利用杉木種樹林間的立體空間,在樹上種植了鐵皮石斛,地表種植了金絲皇菊、梔子花,地下種植了茯苓、玉竹、黃精等中藥材共計26種?!?/p>
山林里,一棵棵杉樹下落滿了紅葉,靜待著春天來臨,再次為人們開啟從翠綠到斑斕的浪漫。另一邊,沈政榮、儲昌樹等20余名三合村村民正分工合作,撒底肥、翻新土地、處理雜草……家門口實現就業增收。
“基地計劃建設‘兩區兩中心’,采取‘中藥材+林下經濟+科研科普+休閑康養’深度融合的產業發展模式,全部建成后可直接帶動就業300人以上,鏈接25個村集體經濟增收。”陳貴民說。
山上能種樹,林下能種藥,山間能旅游?;谏鷳B資源開發生態產品、依托生態產品實現生態價值、疊加生態優勢放大生態效益,這是近年來靖州在推進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的一個縮影。
靖州是懷化市生態強縣,也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和湖南省林業十強縣,活立木蓄積量達1572.7萬立方米,人均擁有量位居湖南省第1,森林覆蓋率達76.04%。
從植樹造林到林權改革,從人工巡山管護到AI大數據智慧管理平臺,從試點林長制到林業生態價值轉換,靖州在不斷探索中實現了青山逐漸點綠成金。
現如今,林業利用率如何進一步提升?效益如何進一步增加?怎樣推動好生態更好“變現”?靖州不斷尋求從好到更好的答案。
制度保障是基礎。從手握林地承包權卻難以有效開發利用到創新制定并實施《土地(生態產品)經營權登記管理辦法》,靖州通過持續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以林改為鑰尋破解之法,探索“三層剝離”、創新“多權疊加”、發展“綠色金融”、注重“抱團發展”,真正賦予林地經營權“身份證”。
一張張憑證的發放,讓林地經營者吃下定心丸,也真正做到了“落實集體所有權、穩定農戶承包權、放活土地經營權”。
“生態變現生金”的方式也越豐富。從賣竹子、木材到賣林下產品,再到賣“空氣”,讓生態變資源、變產品、變平臺。曾經苗侗之鄉,如今依托山林好生態,“一個土疙瘩”“一顆楊梅”“一根楠竹”等生態綠色產業蓬勃發展。2024年,靖州全縣中藥材全產業鏈綜合產值突破91億元,茯苓產業綜合產值超81億元。
想要推動好生態更好“變現”,效益進一步提升,首先就要摸清家底,以科學的統計方式給生態價值“明碼標價”?;诖耍钢萆钊脎`行“兩山”理念,勇挑重擔、先行先試,積極開展縣鄉村三級GEP核算工作,并成為懷化首個發布GEP核算成果的試點縣。
“經專家組核算評審,2023年度GEP總值為429.16億元。”2025年1月7日,靖州發布生態系統生產總值(GEP)核算成果。這是湖南繼長沙縣之后,第二個縣域生態系統生產總值發布。
“近年來,靖州積極探索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發展了一批林下經濟特色種、養殖業,培育扶持了一批林下經濟新型經營主體,形成林藥、林菌、林禽、林畜等特色種養模式,實現林業產業成鏈強鏈延鏈。2023年,林下經濟實現綜合產值55億元以上,帶動群眾就業10萬人以上,人均增收6000元以上。”靖州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易美霞說,接下來,靖州將以此次GEP核算成果為新起點,優化產業結構,發展綠色低碳產業,提升區域經濟的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
“無形”的綠水青山得到了“有價”衡量,好空氣也換來了更廣的“致富路”。
2024年8月,靖州與廈門大宗商品交易協會進行3700噸林業碳票交易簽約,實現跨省第一筆碳票交易。今年1月又與寧夏交易所成功進行林業碳票跨省交易……一直以來,靖州積極探索建立綠色金融服務體系,為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持續“賦能增值”。
上一篇:白雪“燃”情冰雪點“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