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尚文博 通訊員潘紅星報道 1月6日,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與中國氣象局聯合召開2020年春季沙塵天氣趨勢預測會商會議。林業、氣象、草原、荒漠化監測等領域專家分析預測,2020年春季,我國北方沙塵天氣過程次數和日數均較常年同期明顯偏少,總體接近2019年同期。
專家介紹說,2019年主要沙塵源區水熱條件、土壤墑情、植被狀況有利于抑制2020年沙塵天氣發生。主要沙塵源區植被生長狀況較近20年同期均值偏好。近20年來,國家不斷加大荒漠化防治力度,社會力量積極參與,且降水量和氣溫均呈上升趨勢,植被蓋度穩定增長,荒漠生態狀況持續穩定向好。從氣象條件上看,2019年秋季北極地區海冰密集度總體較常年同期偏少,赤道及以北的太平洋大范圍海域海溫較常年同期偏高,有利于2020年春季歐亞中高緯度地區盛行平直的緯向環流。近20年來,春季北方地區大氣環流多以緯向型為主,冷空氣勢力明顯偏弱,預計2020年春季沙塵天氣偏少。
與會專家建議,對京津冀地區等社會關注度高的重點區域進行精準預測,在時間維度上提高預測水平。林草和氣象兩部門發揮各自優勢,聯合開展調研,不斷改進預測模型和方法。加強氣象服務荒漠化防治合作,利用氣象衛星,結合地面調查,評價荒漠化治理成效,重點分析同等氣象條件下生態治理對荒漠化防治的貢獻率。分析氣象因子與荒漠化防治的關系,提出針對不同氣候背景的防治措施。
國家林草局和中國氣象局自2003年建立春季沙塵天氣趨勢會商機制。多年來,雙方合作不斷加強,內容形式持續創新和發展,特別是在年度趨勢預測、滾動會商、應對重大沙塵天氣、驗證預測意見、會商時限等方面取得了明顯成效,不斷提升我國沙塵天氣預測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