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山東省林業局堅持搶抓黃河重大國家戰略發展機遇,以全面推行林長制為抓手,著力在保護森林資源、推進科學綠化、落實重大項目、完善體制機制上改革創新、聚力攻堅,釋放了全省林草各項重點工作的發展活力。
落實黃河重大戰略 加強自然保護地保護
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是事關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千秋大計。努力在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上走在前,是山東肩負的重大使命和重要責任。山東省深入貫徹落實黃河重大國家戰略,全力創建黃河口國家公園,《黃河口國家公園設立方案》等12項成果順利通過審查;積極推進長島國家公園創建工作,已編制完成“三報告一方案”。
持續加強自然保護地保護監管工作,在全國率先實現各級各類自然保護地月度遙感監測全覆蓋;扎實做好自然保護地整合優化后續工作,全省風景名勝區整合優化預案已通過國家林草局審查。
大美黃河口
做深做實林長制 深化改革促進發展
山東省不斷深化林長制改革,創新工作機制,保護綠水青山。
全面建立完善省、市、縣、鄉、村五級林長制組織體系,全省設立各級林長115483名。省總林長簽發《關于切實加強森林資源保護發展的意見》總林長令。經省總林長簽批,印發了《山東省林長制工作績效評價辦法》等4個文件。開展全省2021年度林長制工作績效評價,經省政府同意,向16市總林長書面反饋了結果,促進林長制深入實施,實現了“林長治”。創新建立“林長+檢察長”工作機制,實現省、市、縣三級全覆蓋,筑牢了生態保護屏障。
加強基礎平臺建設,深化空天地一體化監測監管系統應用,構建林長、自然保護地、森林防火和森林執法等應用場景,實現9.4萬名林長、3.9萬名護林員責任落地上圖,巡山護林工作實時記錄。
高質量推進林業改革發展。推進國有林場深化改革試點,全省2家國有林場被評為“全國十佳林場”,3家國有林場榮獲“中國康養林場”稱號。
按照國家林草局部署,組織市、縣兩級注冊開通集體林權綜合監管系統,在全國率先完成已確權集體林權數據錄入工作。持續優化森林資源管理“一張圖”年度更新與國土“三調”數據融合銜接,高標準推進森林資源數據庫更新。組織開展自然生態系統碳匯計量監測評價工作,啟動實施森林資源碳匯能力評估與提升項目。加強科技創新平臺建設,組織青島農業大學成功申報黃河三角洲草地資源與生態國家林業和草原局重點實驗室。
印發《關于科學利用林地資源促進全省木本糧油和林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持續推進油用牡丹、文冠果等經濟林產業提質增效。
國際重要濕地山東濟寧南四湖
推進科學綠化示范 推動國土綠化轉型
山東作為全國科學綠化試點示范省,抓住機遇、主動作為,為全國科學綠化工作先行探索、積累經驗。
編制《山東省科學綠化試點示范省建設實施方案》,經省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并報國家林草局審查。研究制定鄉村綠化、山區綠化等6個技術導則。全面推行國土綠化項目“落地上圖”,精準造林18.34萬畝,完成年度計劃任務154.9%。組織開展造林綠化空間適宜性評估,累計完成調查評估圖斑184.69萬個,初步核算全省適宜且規劃造林的綠化空間105.80萬畝。濱州成功創建國家森林城市。
累計爭取中央到位資金17.35億元,組織實施黃河三角洲、尼山、沂山、南四湖等一批重點區域生態修復工程。落實省財政資金7400萬元,對2021年度造林綠化成果進行獎補。出臺荒山造林與管護辦法,帶動全省創設造林護綠公益性崗位1.06萬個,努力實現荒山增綠、群眾增收、公益增崗互促共贏。
嚴守生態安全底線 保護好綠色家園
保護好森林資源和野生動植物資源,才能保護好人居綠色家園。
在森林資源保護方面,山東省制定了林地定額管理使用實施細則以及省級公益林劃定和管理辦法等制度措施,加強對林地定額統籌、管理與使用,健全完善森林資源保護制度體系。加快推進黃河三角洲、南四湖、東平湖等重點區域濕地保護修復工程,修復濕地約12.4萬畝,生態補水3.6億立方米。濟寧市獲得“國際濕地城市”稱號。
強化野生動植物保護,積極配合推進省級野生動物保護立法工作,出臺《山東省陸生野生動物人工繁育和經營利用管理辦法》。自主研發野生動植物保護管理信息系統,實現在養野生動物數量消長跟蹤、可追溯以及重點物種24小時監測,目前已收錄物種4000余種。啟動陸生野生動物資源等專項調查,全面開展“齊魯清風”等系列打擊野生動植物違法犯罪專項行動。
做好種質資源保護,組織開展全省林草種質資源庫建設成效評估和省級以上種質資源庫保存資源登記工作,加快推進國家林木種質資源設施保存庫山東分庫建設。目前,全省共建立國家庫7處、省級庫35處,收集保存林草種質資源4.01萬份、標本4.8萬份。
創新森林防火機制。依托五級林長建立森林防火分片包保責任制,健全完善泰山、沂蒙山、昆崳山等重點生態區域聯防聯控工作機制。組織開展森林防火百日攻堅、野外火源治理等專項行動,積極推進森林火災風險普查和隱患排查治理。
扎實開展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強化省、市、縣三級協同聯動機制。2022年,全省林業有害生物發生面積675.83萬畝,同比下降10.78%。圓滿完成松材線蟲病疫木清理任務,松材線蟲病發生面積97.19萬畝,同比下降14.56%;死亡松樹64.23萬株,同比下降52.50%。抓住1—3齡幼蟲最佳防治期,分片分步開展美國白蛾綜合防治,累計防治面積3827.93萬畝次,同比增加8.27%;累計發生面積320.48萬畝,同比下降3.92%,防控取得明顯成效。
奮力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山東
黨的二十大是在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邁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關鍵時刻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會。山東省林業局把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作為首要政治任務和頭等大事,堅決當好“兩個確立”忠誠擁護者、“兩個維護”堅定實踐者,強化責任擔當,提升能力素質,奮力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山東。
國家森林城市濱州
貫徹新發展理念 推動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
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深入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區域重大戰略、主體功能區戰略、新型城鎮化戰略,優化重大生產力布局,構建優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區域經濟布局和國土空間體系。”“必須堅持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
優化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深入貫徹落實全國國土空間規劃綱要,在“三區三線”劃定成果基礎上,加快推進省、市、縣國土空間規劃編制報批,加強全省生態保護紅線管控,為支撐新發展格局,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提供空間保障。
深入貫徹落實黃河重大國家戰略。加快創建黃河口、長島國家公園,整合優化全省自然保護地體系。加強黃河三角洲生態保護修復,堅決守住黃河“水池子”,嚴禁打著引黃調蓄工程等旗號引用黃河水建人工湖、主題公園、樓盤水景等挖湖造景行為。
強化林業科技創新賦能。圍繞國土空間規劃、生態保護修復,謀劃培育一批科創平臺,加快實施一批具有戰略性全局性前瞻性的重大科技項目。加強科技人才隊伍建設,培育和儲備一批科技創新團隊,啟動省級林草專家等人才遴選認定工作。加快林草科研成果轉化應用,提高林木良種使用率,推動林草資源科學合理高效利用。
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踐行“兩山”理念 助推美麗中國建設
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我們要推進美麗中國建設,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統籌產業結構調整、污染治理、生態保護、應對氣候變化,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推進生態優先、節約集約、綠色低碳發展。”
組織開展科學綠化試點示范省建設。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統籌耕地保護和國土綠化,開展造林綠化適宜性評價,科學合理布局國土綠化空間。充分挖掘綠化潛力,精準提升森林質量,突出抓好“三屏、十廊、一區”森林生態建設。鼓勵地方開發使用生態公益性崗位,將增綠與增收有機結合。
扎實推進重點生態工程建設。推進沂蒙山、尼山、沂山等重點區域生態修復工程建設,努力打造可供全國借鑒、復制、推廣的樣板工程。開展黃河流域歷史遺留礦山生態破壞與污染狀況調查評價,發揮南四湖自然保護區及周邊歷史遺留廢棄礦山生態修復示范工程帶動作用,積極推進全省歷史遺留礦山治理。
突出森林濕地等重點生態系統保護。持續深化林長制改革,全面推行“林長+檢察長”機制,壓緊壓實各級林長職責,完善林長制量化考核制度。強化林地用途管制,探索推進林地占補平衡試點工作。深入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濕地保護法》,嚴格落實濕地面積總量管控目標要求。開展野生動植物資源調查和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監測,組織開展打擊非法獵捕專項行動。
鞏固和提升全省生態系統碳匯能力。統籌推進自然資源領域固碳增碳、低碳減碳、藍色碳匯、碳匯監測、產業創新等工作,逐步提升全省森林、濕地、海洋、草地、土壤、巖溶等生態要素碳匯能力。依法開展自然資源調查、監測、評價,科學構建全省自然生態碳匯系統資源調查、儲量評估、潛力評價、技術標準四大體系。
抓實防災減災和安全生產工作。突出抓好森林防火、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堅持和完善部門聯防聯控機制,配齊一線管護力量,確保風險隱患早預防、早發現、早處置,嚴守生態安全底線。
威海華夏城廢棄礦山退化山體整治成果
落實依法治國方略 提升法治化規范化水平
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堅持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全面推進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全面推進國家各方面工作法治化”。
積極推動林業立法普法。配合省人大常委會盡快制定出臺《黃河口國家公園條例》,積極推動《山東省野生動物保護條例》《山東省森林資源條例》等地方性法規規章修訂。深入開展野生動物保護等相關立法研究。嚴格規范性文件、重大行政決策以及重大執法決定法治審核,持續開展“雙基”法治建設,擦亮“法潤自然”普法宣傳名片。
嚴格林業執法督察。深化空天地一體化自然資源監測監管系統應用,對違法行為落實“早發現、早制止、早查處、早預警”,著力構建“發現在初始、解決在萌芽、監管伴全程”執法監管新機制。堅決抓好國家森林督查反饋問題整改,加大對沿黃9市森林資源保護督察力度,持續推進涉林違法案件“雙清零”專項行動。嚴厲打擊違法違規占用林地、毀林開墾、亂砍濫伐林木等破壞森林資源行為。
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上,山東將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讓自然生態美景永駐人間,還自然以寧靜、和諧、美麗,昂首邁向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
棗莊環城生態綠道層林盡染
下一篇:不是“背景太假”,是美麗鄉村太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