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国产68国产精品亚洲,国产精品自产自拍,欧美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欧美日韩午夜电影网

今天是: 登錄 | 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報刊網信 > 報刊融媒 >

因地制宜“解碼”和轉化,浙江用文化賦能鄉村振興

發布時間:2023-01-18 08:26:30  來源:中國環境網

每逢假期,就有不少游客在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區的良渚古城遺址公園參與“文明圣地 朝圣之路”深度游,通過印章打卡,深度了解良渚文明的前世今生。


“我們持續挖掘良渚文化內涵,以‘文創+文博+休閑’融合發展促進文化價值轉化,構建‘良渚’系列產品矩陣,釋放良渚文化賦能區域綜合發展的最大效益,讓遺產地百姓共享文化遺產保護傳承成果。”良渚古城遺址公園相關負責人介紹說。


為撬動鄉村振興,良渚北片8村將打造遺產地未來鄉村共同富裕示范帶,統一發展農文旅產業,推出良渚遺址奇妙夜、有機生活節等,建設良渚遺址未來鄉村公園,實現“遺址+鄉村”組團出圈。


以文化促進共同富裕之花,在浙江開得正盛。浙江省委、省政府以打造新時代文化高地為引領,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根本目的,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在高質量發展中促進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努力成為共建共享品質生活的省域范例。


從傳統文化中尋找共同富裕的源頭活水


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不僅要讓人們的錢袋子“鼓”起來,也要讓人們的精神“富”起來。對此,浙江省因地制宜“解碼”和轉化各地文化基因,發展鄉村休閑、生態旅游、文化創意等興業富民多元業態。


梓桐鎮書畫院、府前街書畫院和梓桐藝術館……走進有著“書畫小鎮,雅韻杜井”美譽的小山村——杭州市淳安縣梓桐鎮杜井村,書畫元素隨處可見。


頭戴斗笠,手握畫筆,田園風光躍然紙上。人稱“玉米姐姐”的蔣小琴,今年44歲,是一位地地道道的農村婦女。在前兩年上海寶庫藝術長廊舉辦的拍賣會上,她的處女作油畫《玉米》經過30輪競拍,最終以7500元成交。“我沒有想到,這個數字確實有點驚人,我非常開心。”蔣小琴說。


書畫是刻在梓桐人血液里的文化基因,農民在農耕之余都喜愛揮毫潑墨。日前,梓桐鎮還舉行了書畫文化節,正式啟動農民書畫線上銷售,梓桐的書畫文創藝術產品從此“鼠標點點,走向全球”。


“一幅畫,一畝田,坐在家中就掙錢”,已成為梓桐鎮農民的真實寫照。傳統與現代、藝術與經濟、藝術家與村民,梓桐鎮農民踏上了一條與其他鄉村發展截然不同的更時尚、更現代的美育文化促共富之路。


梓桐鎮的故事不是個案。寧波市通過普及“一人一藝”全民藝術,開拓公共文化促共富發展模式;溫州海島洞頭通過貝雕非遺文化工坊,探索線上線下相結合銷售方式,推進共同富裕;衢州深挖南孔文化,打造南孔宴,呈上“百縣千碗”文化大餐;麗水古堰畫鄉通過整合寫生繪畫資源促共富;舟山海島書房打造新型文化空間,為市民游客營造精神共富“棲息地”……


鄉野、村落、古居、文創,近者悅,遠者來,一抹青山一折溪,江南邂逅“綠富美”。


數字驅動,提升高質量公共文化服務


要達到共同富裕的目標,增強人民的文化獲得感和幸福感,就需要在高質量的公共文化服務提供上發力。浙江省以數字化為驅動,讓老百姓在科技人文關懷中實實在在地感受共同富裕的成果。


如今,浙江人只需要打開一個“圈”,身邊豐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就可實現一站式鏈接。


“每天小輩出門上班,我也出門‘搞文化’,去旁邊的錢南揚紀念館聽聽戲曲。”83歲的嘉興平湖市當湖街道水洞埭社區居民潘華英說,只要點開微信小程序搜索“浙里文化圈”,附近的文化活動安排一目了然。


在小程序上,記者看到,不遠處的啟元社區,老年活動室、平湖市博物館、啟元友鄰點、介庵書院等,都在社區的“15分鐘品質文化生活圈”內。線下,人們在目之所及的小圈享受“就近”服務;線上,看不到摸不到的大圈讓更多人獲得“就好”服務。


寧波余姚市泗門鎮的徐大伯喜歡研究古幣。這幾天,他捧著一本介紹稀有古幣的書愛不釋手。 這本書他找了很久,最近通過上線不久的“浙里文化圈”應用,足不出戶就從浙江圖書館借到它。


16739342130001740_1080x716.jpg

溫州市市民文化露臺


據了解,“浙里文化圈”著眼于構建“24小時不打烊”的在線文化空間,以公眾精神文化需求為導向,以“15分鐘品質文化生活圈”為依托,按照“看書、觀展、演出、藝培、文脈、雅集、知禮”七大分類,精準推送文化展覽、圖書借閱、文藝演出、藝術培訓、志愿服務等清單,讓老百姓們共享開放的公共文化產品和公共文化,打通公共文化服務“最后一米”。


根據文化和旅游部、浙江省人民政府聯合印發《關于高質量打造新時代文化高地推進共同富裕示范區建設行動方案(2021—2025年)》(以下簡稱《行動方案》),浙江省將創新公共文化服務供給機制,支持浙江省建設城鄉共享的“智慧文化云”,推出一批標志性數字化新應用場景,構建數字政務服務體系、數字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數字文化和旅游產業發展體系、數字文化和旅游治理體系,提升文化和旅游領域整體智治水平。


平衡城鄉發展,更多文化產品走向田間地頭


如何破解文化產品在城鄉、地區間分配不均衡的問題?浙江省不斷激活基層文化陣地,提升對農村高品質文化需求的供給,持續擦亮精神富有底色。


在湖州市德清縣莫干山鎮庾村廣場的圖書館,許多村民聚在這里,學習法律法規,看科技書籍,了解致富信息,大家也逐漸養成了熱愛閱讀的好習慣,開啟了“閑時讀書、忙時耕作”的生活模式。


十年前,眼前的這幢圖書館還是原莫干小學的禮堂。經過多年的改造提升,如今,村里的農家書屋成了網紅打卡地。目前,書房中共有藏書7000余冊。


“希望這里的書籍能經常更新,村里也可以在這里舉辦一些文化活動,豐富大家的精神生活。”村民張翔說。


16739342218991811_1000x667.jpg

戴村永興書坊·鄰里館


行走在浙江鄉村,一個個農家書屋串珠成鏈,如同一簇簇絢麗多彩的精神文明之花散發出濃郁的芳香,沁人心脾,讓浙江的鄉村振興之路“一路書香”。


文化因子的滲透,讓共富生活更加豐富多彩。戲曲、腰鼓、書畫、合唱……大家的文化生活滿滿當當。越來越多的村民在文化管家項目的帶動下,從田間地頭走向舞臺,化身文藝“大咖”。


根據《行動方案》,浙江省還將探索優化城鄉文化資源配置、推進城鄉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一體建設的有效機制,高標準實現“市有‘五館一院一廳’、縣有‘四館一院’、區有‘三館’、鄉鎮(街道)有綜合文化站、村有文化禮堂、社區有文化家園”,縣級圖書館鄉鎮分館、縣級文化館鄉鎮分館覆蓋率100%。


責任編輯:蔡晨霞
我要評論
登錄 | 注冊 需要登陸才可發布評論
直播共享平臺 家居百強 天格-中國高端實木地板 圖森 生活家地板 美格機械
  • 關于我們
  • 招聘英才
  • 服務項目
  • 聯系我們
  • 法律聲明
  • 網站地圖
  • 品牌鏈接
  •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台东市| 增城市| 宜君县| 南乐县| 隆化县| 拜城县| 成都市| 资阳市| 恩施市| 乌拉特后旗| 博罗县| 东阳市| 安康市| 上犹县| 屯门区| 唐河县| 六枝特区| 舒城县| 泰和县| 双牌县| 黎城县| 渝北区| 沧源| 突泉县| 齐齐哈尔市| 井研县| 金川县| 桃源县| 定日县| 宁国市| 偏关县| 紫云| 清水县| 涞源县| 六枝特区| 宁阳县| 香河县| 凯里市| 龙井市| 蒲城县| 双桥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