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祖國西南邊陲云南省巍山彝族回族自治縣境內(nèi)的巍寶山國家森林公園,有 “巍寶天下幽”之稱,巍巍寶山,因山上有“寶”而聞名。
此“寶”正是山中蒼松翠柏、名木古樹展現(xiàn)出的美麗生態(tài)畫卷:綿延起伏的群山為茂密的森林所覆蓋,山中古木參深。 “仰視不見末,飛鳥安得度。下有靈藥草,其品難記數(shù)。”古人對山林的描述用于巍寶山自然保護區(qū),恰如其分。
三月里,巍寶山半山坡的金合歡開滿了鵝黃色的花,一簇簇綴滿花朵的枝頭弓身向下,似在向行人招手示意。金合歡花開,古山茶的花期也如約而至。
每年三月,我都會到巍寶山,專為山中栽于“靈官殿”內(nèi)的那株“大個子”桂葉銀紅古山茶而來。古山茶種植于明代晚期,樹齡已是數(shù)百年。2012年載入上海吉尼斯世界紀錄,被認定為世界上現(xiàn)存最高的人工栽培山茶花。當時測量,樹高有18.43米,約有6層樓高。如今雖未顯龍鐘之態(tài),但畢竟400多歲了,所以每年三月都會想起它,心中有了牽掛。
步入靈官殿,古山茶四周圍成方形護欄,抬頭仰望,茶花已如期盛開,雖花枝有所減少,葉片不似幾年前繁盛濃密,但每一朵花開依然熱烈,花大如碗,色紅如胭脂,艷麗非常。因花種于靈官大殿前,緊挨主屋,高度又遠遠高過屋頂,滿樹盛放時照紅殿宇,當?shù)厝朔Q它“照殿紅”,也是極為形象和生動了。
與守廟工作人員聊了聊今年古山茶的“身體”情況,工作人員說自從2017年古山茶全株被蟲害侵擾、排水不暢“生病”,經(jīng)專家及時救治搶救成功,每年都會安排專人監(jiān)測古樹生長狀況,必要時殺蟲、補充營養(yǎng),進行復(fù)壯處理。我看到古山茶的花池坎沿開鑿了排水口,用于根部排水;院內(nèi)原來的水泥地,改為了六方磚鋪設(shè),用沙壤作墊層,想來也是為利于古樹根部的透氣。
一陣風吹過,從高空落下幾片山茶花花瓣,我拾起放入靈官殿東廂房門廳桌上的竹筐里,那里已經(jīng)收集了不少落下來的花瓣,晾曬后可以短期保存,無論是泡水或煮粥,都是極好的天然食材。據(jù)說可清熱解毒,散瘀消腫,還可美容養(yǎng)顏,食者面若山茶花滋潤紅艷。
在巍寶山,與古山茶為伴的古樹不在少數(shù):千年高山栲、直插云霄的松樹王、百年金絲楠木、天然造型獨特的云頭柏……都已經(jīng)在這深山里生活了不少于百年,如今依然郁郁蔥蔥。生物的多樣性和花繁草茂為人們提供了良好的生態(tài),形成利于健康的天然大氧吧,反之,人們對這里生態(tài)的保護,也讓它們迸發(fā)強大的生命力,繁衍生息,自然枯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