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蟄”古稱“啟蟄”,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三個節氣,標志著仲春時節的開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節,萬物出乎震,震為雷,故曰“驚蟄”,是蟄蟲驚而出走矣。”在這個時節會響起春雷,在土里冬眠的昆蟲會被驚醒,開始活動,所以被稱為啟蟄,后來為了避諱漢朝皇帝漢景帝劉啟的名字,被改為了“驚蟄”。驚蟄之時,萬物復蘇,農事管理方面有哪些要注意的呢?點開視頻一起觀看詩意驚蟄之中的農事生產!
時至驚蟄,氣溫回暖,春雷乍動,雨水增多,萬物萌生。驚蟄時節有三候,一候“桃始華”;二候“倉庚鳴”;三后“鷹化為鳩”。自古農諺有道:“驚蟄春雷響,農夫閑轉忙。九盡楊花開,春種早安排?!钡搅梭@蟄節,鋤頭不停歇。驚蟄后,氣候逐漸變暖,是落葉果樹的開花抽梢期以及常綠果樹的萌芽前期。在生產管理時,要注意清除越冬病蟲害,施好“花前肥”。
在古代,防治古樹凍害靠“煙熏法”和“裹蓋法”?!盁熝ā笔峭ㄟ^點燃有濕氣的雜草樹葉,利用濃煙取暖,有了大量的濃煙覆蓋,能減少地面輻射,從而升溫保暖?!肮w法”是將果樹上一些容易損傷的部位用雜草包裹。此外,古人施肥除了采用發酵的糞土,還有動物的尸身。《授時通考》曾道:“如橘得鼠,其果子多”“橘見尸而實繁”。對溫室栽培的越冬黃瓜、西葫蘆、番茄、辣椒等,應進行中耕劃鋤,提高地溫,增加透氣性,促進新根生長。
下一篇:有職稱的“新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