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林長制督查考核獲優”“2024全年林業產業總產值達5848億元”“森林防火創有記錄以來最好成績”……2024年,湖南林業全面推進生態保護、生態提質、生態惠民,各項工作實現穩中有進、穩中向好。為大力宣傳湖南林業建設成就,引導社會各界廣泛關注、參與、支持林業建設,省林業局開展“2024年湖南林業十件大事”評選活動,于近日公布結果。
一、在全國林長制督查考核中獲評優秀等次
根據國家林草局2023年全國林長制督查考核結果通報,湖南獲評優秀等次,考核總分位居Ⅱ類地區第一。近年來,湖南充分發揮林長制引領作用,森林草原濕地資源保護發展取得新成效。林長制典型經驗材料被中共中央辦公廳采用刊發,工作經驗40次獲國家林長制簡報和國家林草局簡報推介,其中16次為專版推介。國家林草局評價,湖南林業工作成效明顯,林長制改革走在全國前列。
二、林業科技創新持續推進
林業科技是林業現代化的重要引擎。2024年,湖南林業在科技創新領域持續深耕,收獲累累碩果。岳麓山實驗室林科院片區基礎工程進入掃尾階段,30項成果錄入國家林業科技推廣成果庫,獲批省十大技術攻關項目1項,獲梁希自然科學獎1項、梁希科技進步獎10項,獲省自然科學獎二等獎1項、省科技進步獎5項,新增授權林業植物新品種8個,獲批專利22項。木本油料資源利用全國重點實驗室正式組建,是我國唯一的木本油料領域全國重點實驗室。國家林木種質資源設施保存庫湖南分庫正式投入運營,首次實現湖南省林草種質資源設施長期保存。
三、全省林業產業高質量發展取得佳績
2024年,全省林業產業加壓奮進,始終運行在高質量發展軌道上。全省召開了高規格的竹產業、油茶機械、林下經濟高質量發展現場推進會。出臺了林下中藥材種植政策文件,推進油茶、竹產業發展意見的實施。全年林業產業總產值達5848億元,同比增長約6.11%,其中,茶油產量44萬噸,同比增長37.61%,產值943億元,接近千億目標,創歷史新高。
四、森林防火創有記錄以來最好成績
2024年,全省林業系統全力推動森林防火高質量發展,全年森林火災數量、受害森林面積、損失成林蓄積同比分別下降56.2%、41.7%、33.9%,無重特大森林火災、無人員傷亡事故,創造了湖南自1950年有森林火災記錄以來最好成績。
五、創新建立“1+4+N”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政策體系
2024年,湖南林業創新建立起了“1+4+N”的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政策體系(“1”是省級實施方案;“4”是針對“林改四問”中的每一問至少出臺1個文件;“N”是其他配套措施)。2024年6月,湖南省委辦公廳、湖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聯合印發了《湖南省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實施方案》,從8個方面提出了23項具體措施。
省林業局聯合相關部門先后出臺或起草了5個文件,并制定了3個配套文件,基本構建起了深化改革的“四梁八柱”。全省各地改革氛圍濃厚,部分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效:2024年,集體林地三權分置有序推進,全省新增林權登記1.1萬筆;林權交易更加活躍,全省新增進場交易48筆,交易金額近2300萬元;林業金融發展迅速,林權抵押貸款余額達到192億元,增幅約60%;通道、靖州在全省首發林業碳券、林業碳票,實現碳匯交易30多萬元。
六、出臺“林十條”強化用林用草保障
林地要素保障是推動林業項目落地、產業發展的關鍵一環。2024年,湖南林業精準發力,先后出臺用林用草保障政策,為全省生態與經濟協調發展提供堅實支撐。3月,出臺《關于優化建設項目使用林地、草地審核審批服務十條措施的通知》,對建設項目用林用草事前指導、事中審批和事后監督進行全流程優化。7月,發布《林業優化營商環境十項措施》,深入推進林草領域“放管服”改革,保障重大建設項目使用林地、草原需求。2024年,湖南林業全年審核審批項目永久使用林地4145宗、12.49萬畝。
七、南山國家公園候選區入選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綠色名錄
2024年10月9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總干事格蕾泰爾·艾吉拉博士簽發致信,祝賀南山國家公園候選區正式入選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綠色名錄。南山國家公園候選區是我國首批10個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區之一,也是《國家公園空間布局方案》確定的49個國家公園候選區之一。
八、候鳥保護工作全面提質增效
2024年,湖南候鳥保護工作全面提質,成效顯著。洞庭湖區域監測到越冬候鳥45.85萬只,創歷史同期最高記錄。全省監測發現中華秋沙鴨分布地增至39處。南縣舵桿洲首次監測到東方白鸛、青頭潛鴨繁殖活動,為其緯度最南記錄。南山國家公園成功構建全球緯度最低的可自我維持的朱鹮野外種群。
九、古樹名木保護邁出新步伐
2024年,湖南多措并舉,切實加大古樹名木保護力度。省林業局、省住建廳、省農業農村廳、省公安廳聯合出臺了《湖南省古樹名木保護兩年行動方案(2024-2025年)》,開展了打擊整治破壞古樹名木違法犯罪活動“春風2024”專項行動,實現全省古樹名木巡查巡護全覆蓋,全省古樹名木數據質檢合格率達98.2%,完成古樹名木救護1157株。
十、率先開展大型工程建設生物多樣性影響監測評價工作
2024年,湖南在全國率先開展涉林大型工程建設生物多樣性影響監測評價工作。制定了《大型工程建設項目生物多樣性影響監測評價行動方案(2024—2026年)》,并納入林長制考核。運用衛星遙感和現場調查等技術手段,對293個風電、光伏等項目進行生物多樣性影響監測評價,取得了13500多個監測數據,建立了一整套監測評價機制和數據體系,制定了監測評價技術規程,基本建成了大型工程生態感知系統,探索了生態修復技術,推動了風電等大型工程生態保護和修復。
上一篇:2月全國林業采購經理指數發布
下一篇:我國旗艦物種野外種群數量持續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