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打好三北工程攻堅戰科技支撐,國家林草局三北局主動對接寧夏回族自治區科技廳,立項啟動“基于人工智能的六盤山區科學綠化決策支持系統研發與應用”項目。日前,國家林草局三北局、寧夏科技廳、寧夏林草局和中國林科院資源信息研究所在隆德縣聯合召開了該項目啟動會。
基于人工智能的六盤山區科學綠化決策支持系統研發和應用是打造三北工程新質生產力的一次探索創新。項目圍繞“在哪造”“造什么”“怎么造”“怎么管”等關鍵性技術難題,擬集成多源數據,統籌“水、土、氣、生”多生態因子,研究基于機器學習和多目標決策的圖斑尺度造林綠化定量設計和植被配置智能推薦技術,研發決策支持系統。開展多生態要素約束下基于多目標決策的縣域科學綠化定量設計方法研究。在隆德縣目標區域生態因子進行采集、處理、分析,建立綠化圖斑空間和屬性數據庫,采用智能化處理和專家相結合方式,充分利用數據庫,逐圖斑科學輔助確定林草植被修復方式、配置模式和樹種草種等,為區域提升生態修復質量發揮重要作用。
定量設計指標體系。針對科學綠化的決策目標由傳統的以蓄積量增長為主要目標向兼顧減緩土壤退化、生態保護、經濟發展等多元化需求的多目標經營轉變的問題,該系統綜合物種分布模型、樹種分布適宜性評價方法等,定量設計“水土氣生”等生態要素,研建植被分布適應性模型,建立造林綠化圖斑和屬性數據庫。
精準分析修復圖斑。統籌分析多種生態因子,精準區劃每個可綠化斑塊的綠化模式、樹種選擇、林草植被配置模式等,形成適地適樹決策方法,探索出一條統籌考慮“水、土、氣、生”等生態因子、發展新質生產力、科學開展造林綠化的技術路線。
智能推薦修復模式。面向縣域尺度科學綠化的應用需求,采用智能化處理和專家知識相結合的方式,研發典型植被類型分布適應性決策平臺,為區域科學綠化提供決策工具。通過該平臺可實現生態因子數據采集、建庫,逐圖斑科學劃定空間綠化格局,不同場景下宜造林宜造林綠化圖斑樹種智能推薦,完成縣域科學綠化技術方案編制。
該系統不僅可為寧夏科學綠化提供科學依據和技術支撐,還以黃土高原為突破口,拓展到20個科學綠化試點縣以及沙區縣,進而對整個三北工程建設產生重大的示范效應和推廣價值,助力解決三北工程出現新的退化林問題,為打好三北工程攻堅戰探路子、解難題。
上一篇:“萬木千草”落楓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