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林業與環境促進會油茶產業分會副秘書長陳敏峰
一、油茶產業機械化生產現狀
目前,我國的油茶產業整體發展趨勢向好,但在很多生產加工環節中,實用、高效的機械加工技術還未形成有效突破。在國外有許多現代化農林采收設備、初加工一體化設備,智能化程度雖高,并不能照搬照用,很多都不適合在我國丘陵及坡度較大的山區地帶使用。例如,油茶采摘與部分初加工機械裝備雖經相關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企業潛心研發,但穩定、實用的技術成果還尚未在行業中得到廣泛的推廣應用,整體能力仍有不足。
現狀是,油茶種植、撫育、采摘和初加工使用的設備依舊大多借用工程機械、農業機械做些適應性改良,基本上是采用傳統人力為主,小型手持設備輔助的方式,普遍作業質量及生產效率較低。
二、存在問題的癥結
1、我國油茶種植地域廣大,種植形式多樣,大多數以家庭為單位的種植戶不僅分散、種植技術有限,品種多,且管理良莠不齊。多數油茶基地的條帶寬度(或坡度)以及種植行距、株距也不適合機械化的作業要求,采收設備無法滿足個性化需求,使用率低,普遍采用傳統生產作業方式。
2、油茶采摘主要集中在每年的10月中旬前后,收獲期較短,大量的落地果如未及時撿拾,不僅影響產量也存在著食品安全隱患。油茶花果同期的生長特性也成為影響機械化大面積開展的制約因素,機械化作業會導致花苞損傷和掉落情況,采取震動等方式也會影響根系生長和來年油茶樹結果。國內成熟的油茶采收設備基本空白,也很難廣泛應用。
3、林地道路基礎設施有限,軌道式鮮果收集還在試驗階段,采摘后的青果后續收集和初步清雜,依舊會依靠人工分揀為主,作業連貫性及總體效率仍然不高。
4、目前各級政府對油茶產業的扶持政策基本都落實在油茶種植方面,油茶果收獲后的初加工、預處理等設備的改造升級缺少相應的配套扶持政策,大部分油茶合作社都以賣鮮果或采用自然涼曬的方式處理,抗市場風險能力較差。
三、改進的思路及建議
1、建議種植型企業要從造林規劃時就要考慮油茶撫育管理的機械化要求,油茶基地道路的設計、條帶的寬度及種植密度是后期撫育機械化實施的必要條件,各級業務主管部門可結合當地的種植、立地條件,按照現代林業發展方向,調整、迭代新造林、示范林的相應建設標準。
2、隨著油茶產量的逐年提高,做好產業鏈的有效銜接,建議加大二產初加工的政策扶持力度,在產業聚集區扶持一批具有一定規模的油茶合作社,建立一批標準化中小型油茶果加工、預處理、機械裝備租賃、種植撫育專業化服務中心,為機械化作業及配套加工技術裝備等新技術高效轉化提供應用市場。
3、要根據現階段產業結構特點,補齊政策短板,完善相關機械化加工作業標準,延展油茶種植產業的扶持政策。爭取將油茶產業機械化過程的機具納入國家農機補貼相應品類及農產品產地初加工設施補助范圍,減輕合作社及企業購機成本,加速產業機械化進程。
4、為油茶產業設備生產企業與種植加工企業搭建產銷對接、交流學習的公共服務平臺,組織專業機械展銷會及現場演示,加快成果應用轉化過程。
隨著油茶產業規模的不斷發展,會進一步帶動油茶專業化機械設備的需求。
希望政府加大統籌,從發展的角度科學規劃產業政策,完善相關產業鏈作業加工標準體系;廣大科研工作者可從實踐中完善專業機械裝備的適用性,突破技術難關,加快實用的科技成果轉化,服務產業剛需;合作社要引領種植戶因地制宜的改良種植技術,創新經營管理模式。
油茶產業機械化整體水平的穩步提升,將會直接推動油茶產業提質增效,助力產業興旺!
油茶產業分會戰略合作單位
江西天泉熱能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