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自然保護聯盟10日在加拿大蒙特利爾宣布,更新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綠色名錄,黃果樹風景名勝區、神農架國家公園等11處中國自然保護地入選。
據了解,這份在《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COP15)第二階段會議期間宣布的入選名單共包括18處自然保護地,其中,包括黃果樹風景名勝區、神農架國家公園、內蒙古大興安嶺汗馬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在內的11處中國自然保護地入選。黃果樹旅游區林業綠化管理服務中心工作人員陳婉寧表示,十年來,黃果樹風景名勝區生態環境治理效果顯著,森林鋪滿景區、綠色遍布鄉村、河湖扮靚山川。
陳婉寧:成功入選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綠色名錄,得益于我們始終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以“管理有效、治理公平、兼顧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理念,持續做好生態修復、環境保護、綠色發展“三篇文章”。2021年核心景區森林覆蓋率超過85%,空氣質量優良率保持100%。我們還入選了全國森林康養試點建設區,以濕地公園為中心的城市生態體系基本形成。未來,我們計劃將瀑布核心資源與周邊布依特色村寨形成有機一體,配套打造“一核兩翼”的民宿產業示范區。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綠色名錄是一項旨在成功保護自然的全球運動,會根據全球適用的嚴格標準對“管理有效、治理公平、對人類和自然產生長期積極影響”的自然保護地進行認證。內蒙古大興安嶺汗馬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副局長張衛華介紹,經過70多年的治理和保護,通過天然林管護、林業有害生物防治等措施,保護區保存了最為完整的原始森林和濕地生態系統。
張衛華:現在保護區野生植物有620種、野生動物273種,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有原麝、紫貂等9種。入選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綠色名錄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對人類和自然產生長期積極影響”,我們對大興安嶺的保護就是對這項標準的生動實踐。如今大興安嶺已成為祖國北疆的生態安全屏障,我們一定會加強保護力度,守護好大興安嶺這一片綠色林海。
自2016年湖北神農架啟動國家公園體制試點以來,當地保護管理能力得到顯著提升,在保護自然資源、優化生態環境、提升社區福祉等方面取得一系列突出成績。神農架國家公園管理局公園行業管理科副科長陳金鑫介紹,當地旗艦保護物種川金絲猴的數量穩步增長到1500多只,修復遭到破壞的生態環境共計近300萬平方米。
陳金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綠色名錄是目前唯一用來衡量保護地管理水平的全球性標準,目的是對全球自然保護地最有效的管理方法和經驗進行認定和推廣。這次入選之后,神農架國家公園將進一步開展國際同行之間的相互交流,借鑒先進的管理方法,進一步提高保護管理水平;同時,宣傳推廣我們自己的好的做法和經驗,提高全球知名度。
據了解,本次入選的中國自然保護地分別為廣州海珠國家濕地公園、湖南壺瓶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黃果樹風景名勝區、吉林長白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陜西長青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錢江源國家公園、龍灣群國家森林公園、湖北七姊妹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神農架國家公園、湖南八大公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內蒙古大興安嶺汗馬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其中,先前已入選綠色名錄的陜西長青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龍灣群國家森林公園此次獲得證書更新。
除中國的11處之外,此次入選名錄的自然保護地還有墨西哥3處,秘魯2處,法國和贊比亞各1處。至此,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綠色名錄上的自然保護地達77處。世界自然保護聯盟高級官員詹姆斯·哈德卡斯爾表示,中國投資建設了數千個自然保護區,經驗極其豐富,國際社會可以學習并分享、交流這些經驗,共同獲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