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石榴八月梨,九月十月柿子黃。近幾年,一種甜柿在浙江省湖州市引種成功,賣出了高價。
金秋時節,湖州市安吉縣遞鋪街道青龍村的楓柿家庭農場里,套種在茶山上的柿樹迎來了采摘期。樹枝上,拳頭大小的果實碧綠中透著微黃,飽滿而有光澤,陣陣果香撲鼻而來。游客信步其中享受著采摘的樂趣,工作人員則忙著把剛剛采摘下來的甜柿套袋、貼標、裝箱,通過物流發往全國各地。
“每天采摘500公斤左右,吃過的人都說好?!卑布獥魇良彝マr場負責人呂冬梅說。在市、縣林業專家的指導下,2018年,楓柿家庭農場在100多畝茶園套種2000棵甜柿,現在全部掛果,收益堪比茶葉。
湖州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生態林業保護研究中心教授級高工顧志康介紹,甜柿的品種叫“太秋”,有蘋果的脆度、梨子的水分和哈密瓜的甜度,不脫澀即可食用?!疤铩笔瞧焚|和口感最好的甜柿品種之一,而且采摘期長,普通柿子的采摘期在半個月左右,太秋甜柿則從10月一直持續到11月底。
“太秋”引入湖州是意外之喜。2015年,楊家埠街道村民施彩明正琢磨著在瓜山村新承包的20畝荒地上種植什么好,偶然從報紙上看到了太秋甜柿的信息,于是找到顧志康請教。顧志康了解到,“太秋”是中國林科院亞林所選育的新品種,品質國內領先,非常適宜在山區種植。
有了顧志康等林業專家的鼓勵支持,施彩明從亞林所引進太秋甜柿900多棵,建起了明林家庭農場。甜柿長勢良好,很快獲得收益。
市林業專家始終關注、積極向果農推廣,還主動上門提供栽培技術、水肥管理、疏花疏果和病蟲害防治等技術指導和服務。
2017年,安吉縣梅溪鎮三山村在林業部門推動下通過土地流轉,種下120畝甜柿。嘗到甜頭后,不僅村集體種,村民也在房前屋后種,目前年產量已達3萬公斤。甜柿還成了三山村打造休閑旅游的名片,今年舉辦的第四屆“三山甜柿悅動節”再度點亮了三山村的秋天。
目前,湖州市太秋甜柿種植規模已達2000畝,約有300畝進入結果期,今年產量約10萬公斤,每公斤售價超過40元,實現了“一畝山萬元錢”。
顧志康等林業專家研究發現,甜柿很適合套種在茶山上。上半年產茶葉,下半年產柿子,農民一年有兩次收入,而勞作的忙碌期則正好錯開。又由于甜柿樹是深根系的,抗旱性強,有利于水土保持、改善生態環境。甜柿樹樹形美觀、綠意盎然,讓茶山更綠更美,結果時更是優美獨特的生態景觀,可結合采摘吸引游客前來觀賞游玩。
2018年,安吉楓柿家庭農場和吳興宋福家庭農場率先在茶山上套種甜柿,每畝套種25棵左右。如今,全市茶山套種試點面積達到400畝。
2022年,湖州市生態林業保護研究中心申報的“太秋甜柿設施栽培和茶園套種栽培技術示范推廣”中央資金項目成功獲批。目前,中心已在吳興區妙西鎮肇村村建立大棚精細化栽培太秋甜柿示范基地20畝,在吳興區埭溪鎮聯山村建立山地種植太秋甜柿示范基地50畝、生態茶園套種太秋甜柿立體栽培示范基地150畝,以優質豐產為目標,推行細致整地、高標準建園、集約化經營、精準栽培管理,建立甜柿標準化栽培示范模式。同時,通過舉辦培訓班、現場指導、發放資料等方式,培訓林農、鄉土專家和基層技術人員,發揮產業輻射帶動作用。
近期,湖州市生態林業保護研究中心向吳興區妙西鎮林農贈送甜柿苗2000株,以擴大茶園套種試點規模,壯大這份甜蜜事業。
上一篇:廣西推進森林經營“提標培優”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