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岸作畫屏,綠意染春堤。近3年來,湖北省荊州市大力推進長江兩岸造林綠化,共完成長江兩岸造林69.7萬畝,相當于“種下”450個園博園,占省下達任務52.4萬畝的133%;新造林53.1萬畝,完成任務的144%;森林質量提升16.6萬畝,完成任務的106%。
3年來,荊州市把長江兩岸造林作為國土綠化工作的主要著力點,高頻率研究部署、高密度調度推進、高強度督辦督查,建立高位推動組織領導機制、科學有效考核結賬機制、多元合理資金保障機制,貫通長江綠色主動脈,基本實現宜林地段應綠盡綠,初步形成了荊江沿線連續完整、功能完備、結構穩定的森林生態廊道。2020年,長江兩岸造林綠化專項戰役被省長江兩岸造林綠化專項指揮部評定為“優秀”。
全市探索了以市場化運作為主的造林綠化多元投入機制建設,明確以政府出資為主渠道建設長江岸線生態廊道、通道綠化、村莊綠化和農田林網等生態林,市場投入建設經濟林、產業林。2019至2020年,全市累計投入資金19.07億元,撬動民間資本25.6億元,推進長江岸線造林綠化。
厚植生態優勢,蓄積綠色動能。荊州市建立健全長江森林生態體系,加強生態保護修復,對非法碼頭、廢棄廠礦和堆積地等侵占的長江岸線,以喬、灌、草多層次栽植全部進行復綠,完成長江岸線復綠4.68萬畝;按照“多樹種、大樹苗、多層次、多色彩”的綠化思路,構筑護堤護岸屏障10.32萬畝;抓好長江兩岸沿線鄉鎮建成區、村莊居民區的綠化美化,提升鄉村生態宜居水平,完成村莊綠化14.31萬畝;采取補植補造、撫育改造等措施,提升長江沿岸防護林質量8.58萬畝。
荊州還因地制宜、綜合施策,傾力打造城區濱江公園帶、物種休養生息帶、長江風情帶、林業科技示范帶、森林城市帶等岸線新景觀、新亮點,加強堤岸植被的保護與利用,增添荊江森林生態景觀新元素。長江岸線340處碼頭及設施設備、528間廢舊房屋、93艘躉船和砂石場地得到重塑修復,所有縣市區均建設了濱江公園,實現生態修復與城市形象雙提升。
下一篇:第十屆花博會山東園建設有序推進